第122章 由她主导(1 / 4)

关于新材料,在实验室进行过重复试验后,就确认无误。

接下来,只需要考虑之后该怎么量产的问题了。

不过关于新型重机枪的设计,却是意见不一。

除了棠溪的思路,大家又提出了几个方向。

然而大家吵来吵去,最后却觉得,还是棠溪的设计最好!

棠溪主要从材料、结构和火力控制三个方面入手——

关于材料,她不仅研发出了一款让姜秀桐院士都觉得优秀的新型轻质材料,还在设计稿里,对每一处零部件都进行了精密测算,以确保达到极致的轻量化;

关于结构,她提出采用短枪管后坐式与导气式相结合的混合自动方式,这样既能够减轻重量,又能降低后坐力,两全其美;

至于火力控制,她建议用环形杠杆传动机构,以此提升武器系统的供弹可靠性。

棠溪的资料种种堪称完美,还利用数学进行了模拟运算。

虽然上面一大堆的计算式看得人脑袋发胀。

但是,在场的许多人都是精通数学,或者对高数颇有研究的。

对于他们来说,看懂这些计算式虽然困难,但不至于完全看不懂。

所以他们心里摇摆的天平,也在这个过程里被一点点说服了。

随着有人说出第一句:

“我赞同棠溪同志的思路。”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附和。

也有一部分意见不一致。

或者干脆就不说话,比如范天方。

但眼下是紧急秘密任务,时间就是战士的生命,自然是效率为王。

负责把关这个项目的军方代表,眼看大多数意见已经达成一致,便直接拍板:

“那就按照棠溪同志的思路,直接投入研究!”

谁都没想到,这项秘密任务才开始第一天,最大难关就被攻克了。

接下来就是怎样把棠溪的设计成真。

眼看时间还早,大家没有停歇,准备直接投入工作。

不过要攻破的难点还有很多,划分小组后,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分发出来,齐心协力,这样才是效率最高的!

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