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智能家居2o(1 / 2)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走在行业前沿的公司都还停留在这一步,想让机器人按照预设的指令去执行相应的任务都没有解决。
更别提认知能力了。
而红星早就跨过了执行和行动,走到了认知这一步。
原本笨拙到走路都一步晃三下的机器人,在一次次的升级,甚至出现了智能管家这个特殊产品,结合智能家居产品反馈的各种数据,目前隶属iot事业部的最新家居机器人已经可以自主的适应环境,并在海量的数据上总结出各类工具、模版程序集丛,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要知道哪怕是目前,在西方科技圈子中,老马和波士顿的机器人也就只能流畅的演示走路,蹦跳和后空翻这些肢体动作,对程序之外的环境和场景一无所知。
也就是并没有认知能力。
不仅无法自主的完成任务,甚至动态指令复杂一点,机器就会陷入宕机。
做的最好的擎天柱,也仅仅是具备了认知行为的基础,而不是真正实现。
至于说量产?反正老玛说话和放屁差不多,说是2o25年年底,实际上市指不定猴年马月。
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宇树科技,智元科技,傅里叶智能等企业,也都暂时停留在第一阶段,也就是行为阶段,暂时无法过渡到认知阶段。
面对这些问题,陈尘沉思了一番,也没有给出肯定性的答复。
他神色认真的对着围成一圈的众人说道:“在外面看来,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或许有些远,毕竟机器人的制造维护成本比一个普通人在相同时间内花费的成本要高,但机器人属于工业品。”
“只要是工业品,在量产以后必定会降低成本,机器人在未来必定会成为像我们生活中电脑手机一般,从科研和军事领域走向大众生活中。
这就需我们对其进行足够多的限制,生产和研也需要严苛控制,过些天我会申请一个试点区域,来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试错。
但我们一定要足够认证,工作足够细致才行,确保在拿出真正的产品时,不会出现像智能管家那样的问题。
而对于智能化处理方面,短期内还是依靠本地加云端的处理方式,这已经足够为部分环境提供智能化服务。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数据处理还是要在本地处理,一是客户肯定会有隐私要求,二则是我们的碳基芯片在快迭代,拥有足够的计算单元后,实时本地处理不再是一个瓶颈问题。”
说完陈尘还拍了拍面前的石头,从刚才汇总来的数据看,石头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一共有三个链路,分别是一张应龙,一颗泰坦,以及云端交互。
这三个单元相互协作,部分数据实时在本地化处理,还有一些数据需要和云端服务进行交互,这也导致石头的脑袋显的比较硕大……
要是换成碳基,这个脑袋肯定会小上一圈,功耗也会下来。
将陈尘的意见记录下来后,时宇有些兴奋的看着陈尘,“陈总,你是说我们的碳基工程不久后就能投入实际应用?”
“投入实际使用是肯定的,想完全替代硅基依然需要很长时间,加上我们各种芯片的种类架构繁多,碳基都需要重新设计,哪怕有足够的算力,这也是一项非常大的工程。”
“不过你们的诉求现在就可以和半导体部门进行沟通,提前做好准备,迎接碳基时代的到来。”
“碳基时代……”
包括时宇在内的所有人,口中都重复着这个词,碳基时代,新的时代。
“陈总,去我们新建设的展厅体验一下怎么样?”
“刚完工不久。”
说这些的时候,时宇脸上还有不好意思的表情。
陈尘没有反对,他也想看看这个花费18亿人民币打造的体验区到底把钱花在了哪里。
随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