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4章 一次线上实操和观察(3 / 5)
们硬塞给她一个答案。”李乐语速不快,带着几分思考。
“首先,撒网,埋下疑问的种子。尹熙不是爱玩blog,论坛,线上聊天么?那我们就从这里入手,需要车俊哲那两人在深水区的配合。”
“让车俊哲用一些完全匿名、查不到源头的小号,在尹熙经常逛论坛里,放出几情感避雷指南。”
“题目就叫《如何警惕精致利己主义绅士》、《打着真爱幌子的新型校园感情骗局》等等,题目要起得有共鸣,内容绝口不提郑宇哲的名字,但要像拼图一样,把他最核心的特征打散了放进去。”
“打散?”
“是的,比如,精准描述郑宇哲这类人的核心特征和行为模式。名校留学生,身份家境优渥,初期暖男形象,刻意营造共同语言,强调纯粹爱情,对抗世俗阻碍和家族干涉。”
“社交圈广泛但核心女性朋友更换频繁,目的明确指向引导女方投资或借款,模式是速战速决拿钱后冷暴力或消失。”
大小姐倒是抓住了关键,“特征都对得上,但不说名字,地点也模糊处理?”
“这叫信息碎片化,控制传播范围,只在这些特定的小圈子里小范围发酵,避免过早惊动郑宇哲本人。”
“核心是留白和指向性,模糊提及南高丽有多位家境优渥的女孩为其付出过高额情感投资,用于其声称的创业、家庭突发危机等等,最后或失踪或冷暴力分手,留下巨大经济和情感创伤。”
“这就像在尹熙脑子里先埋下一根刺。但刺不够深,她可能会自我怀疑或者找借口。怎么让这根刺扎下去?那第二步呢?疑心起来,她可能直接去质问,也可能憋在心里。”
“这就是第二步,制造吃瓜热点,引导深挖。”李乐压低了声音,“等第一步的种子埋下去,稍微发酵一段时间,就在影响力更大但相对封闭的平台点把小火。内容要升级。这次,让受害者现身说法。”
李乐又强调,“匿名,身份是曾经的受害者之一,在更热门的评论区发个爆料帖。依然不点郑宇哲的真名,但这次要提供非常具体的挖料线索。”
“爆料什么?”大小姐追问,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
“核心爆料包括:教育系留学生、江南区出身、父母职业、高中名称、个人爱好、特定时间点、被骗的关键手法词。再加一条重磅线索:提到他身边的一些狐朋狗友,比如,朴在勋?”
“诉求就是提醒姐妹们擦亮眼,希望人渣曝光,呼吁其他潜在受害者站出来。帖子发出去,可以再安排点水军,在
李乐捏着嗓子,用南高丽话模仿着女生说话,“天啊,这描述太具体了!感觉就是xx的那个谁吧?求深扒!有没有人知道名字?那个朴xx也不是好东西,诸如此类。”
大小姐渐渐明白了李乐的思路,“你是说,营造一种越挖越有内幕、呼之欲出的氛围,鼓励网民自发去探寻?”
“当然,这种指向性极强的线索丢出来,就像往池塘里扔了块石头,漪漪会自己扩散。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话题在一个圈子里保持一定的热度,形成一个小范围的舆论场。热度要够引起尹熙的深度警觉,但又不能高到离谱。”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虚拟空间成功触发了现实的探索行为。”
大小姐先是了然,后是疑问,“然后,是要让这些线索,像一串拼图碎片,精准地摆到尹熙面前?让她自己去拼凑?但我们怎么确保这些碎片最终拼成尹熙脑中那张清晰的图像?”
“水到渠成自然会拼,”李乐回道,“当那些模糊线索出现在尹熙常逛的网络空间,甚至在她耳边若有似无地响起时,她如果真上心了,一定会本能地去做两件事,网络回溯搜索和现实试探。”
”而这时候,就要再次配合尹熙,就比如放出一张打了严重马赛克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