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章 狗熊叔叔(4 / 5)

加入书签

的胸膛上,眨巴着眼睛听大人说话。

“还是上次你说的,”田宇沉吟着,“实验室得动一动?挪窝儿?”

“挪窝儿谈不上,这叫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李乐却摇了摇头,“全搬不现实,成本太高,震动也太大。”

“而且,冰城的基础和优势,尤其是机械本体、驱动、控制这些硬核技术,还有跟工大那边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轻易丢了。我想的是,拆分。”

“拆分?怎么个拆法?”

“不是把公司拆了,是把研发力量和项目,根据各地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差异化布局。说白了,就是哪儿土壤最合适,就把什么样的苗子种到哪儿去。”

“比如?”

“比如,鹏城那边,电子通讯产业基础雄厚,供应链相对齐全,创新氛围活跃,尤其适合无人机这种高度依赖电子集成和快速迭代的项目。把无人机研发团队整体南迁,贴近供应链和市场前沿。”

“冰城呢,保留并加强实验室的硬实力根基。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精密加工、驱动控制、底层算法这些核心模块的研发,还是放在冰城。依托工大强大的机械、材料、自动化科研底蕴和人才储备,把这部分做深做透,成为咱们的技术压舱石。”

“那燕京呢?”田宇追问。

“燕京,”李乐顿了顿,“优势在于软件、智能化、人才相对好招纳这些软实力,还有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我们可以在这里设立一个新的实验室,侧重于顶层设计、算法开发、平台搭建、系统集成测试。”

“相当于给咱们的机器人和无人机装上更强大的大脑和神经网络。”

“还有沪海,”李乐接着说道,“定位可以更偏向于市场前端和资本运作。设立一个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中心,负责对接客户需求、进行应用场景开发、专利运营、品牌推广以及吸引客户。”

“利用沪海国际化程度高、金融资本聚集、信息流通快的优势。”

李乐一口气说完,看着田宇,“大致就是这么个思路。形成冰城、燕京、沪海、鹏城四个中心,各有侧重,协同发展。”

田宇听完,沉默了半晌,伟光正的眉毛拧在一起,显然在飞速地消化和权衡这个大胆的计划。

怀里李笙似乎觉得无聊了,扭了扭身子,小手伸向茶几上果盘里的橘子,“熊敷敷,橘几~~”

田宇下意识地拿过一个橘子,笨拙地开始剥皮,思绪却还在李乐的话上。

“想法,听起来还行......资源优化,贴近市场,吸引人才,好处是明摆着的。”田宇慢慢说着,把剥好的橘子瓣递给眼巴巴的李笙。

“但是,乐哥”他抬起头,目光带着疑虑,“这么一分,问题也不少啊。最直接的就是,资源分散了。”

“就好比,原来一套实验设备,大家都能用,现在要是分到四个地方,得买三套吧?这成本可不是开玩笑的。还有管理人员、财务、行政这些支撑体系,是不是也得四套?这人吃马嚼的,得多花多少钱?老宋那边能同意?”

李乐笑了笑,“胖子,账不能这么算。设备的问题,精密、核心、独一份的,根据项目重心走。通用的、基础的,各地根据需求适当配置冗余。有些大型实验设备,甚至可以考虑与当地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建共享,反而能盘活资源,扩大影响。这比所有鸡蛋都放在冰城一个篮子里,风险更分散,利用效率说不定更高。”

“人员调动,自愿为主,鼓励流动。愿意去新环境的,安家费、租房补贴、子女教育,咱们都给足支持。不愿意的,留在冰城,继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等优势领域。这本身也是一种人才筛选和优化。”

“至于管理支撑体系,没必要每个点都搞成大而全。可以统一管理,各地设精干的接口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