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章 新陈代谢(4 / 5)
然后掰着手指头给李乐分析,“那就说说咱们自己人,丰禾财务现在五个主要板块,规划、报告分析、风控、资金管理、税务合规,几个主管各有各的长处,但也都有明显的短板。”
“负责财务规划和预算的苏畅,当打之年,脑子活,对数字敏感,战略眼光不错,能跟上你们折腾的新项目。但毕竟才三十多,压阵的经验还欠缺点儿,有时候镇不住底下那些老油条,性子也急了点,得磨磨。”
“做报告和分析的王婧,心细如发,报表做得那叫一个漂亮,数据挖得深入。但.....太保守,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你让她按规矩办事,她能给你办得滴水不漏;但你让她跳出框框想想新路子,她就有点抓瞎了。”
“风控那边的老赵,经验是没得说,谨慎了一辈子,有他把关,大的纰漏出不了。可问题是太谨慎了,有时候谨慎得....近乎胆小。现在市场变化快,有些机会稍纵即逝,一个念头跟不上,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资金管理的钱梁,人脉广,银行、金融机构的关系玩得转,融资渠道维护得好。但就是有点过于活络了,原则性上我得时不时敲打他一下。而且视野更多集中在传统的资金调度上,对现在流行的资本运作、投融资管理这些,知识结构有点跟不上了。”
“至于税务合规的孙家芮,老黄牛,兢兢业业,政策吃得透,跟税务局打交道是一把好手,能给公司省下不少真金白银。但也就仅限于此了,让她参与更高层面的财务管理决策,就超出她的能力范围了。”
李叔分析完,做了个总结,“这么看下来,苏畅算是最接近的一个。人品可靠,专业扎实,熟悉公司,再历练历练,撑起日常财务运营问题不大,缺的是历练和大局观的进一步锤炼,最好再给他配个强力的副手,比如互补他性格和经验的,或许能行。”
李乐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李叔忽然又想起一个人:“哦,对了,还有个地方上的人选,沪海分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徐卓。沪财硕士毕业,能力强,脑子快,在国外也呆过,对国际财务准则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很熟悉。上次他来总部述职,我跟他聊过几次,感觉很有想法。”
“而且,来了不到一年,就把华东区的财务梳理得井井有条,几个难点项目也处理得很漂亮。”
李乐来了兴趣,“沪海那边的人?听起来不错。为人怎么样?”
李叔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家庭培养得好啊。”
“家庭培养?”李乐一愣。
“他爸是提篮桥监狱的管教干部。””
“提,提篮桥.....”李乐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边笑边摇头,“哎呦我的叔,您这考察得可真够全面的,不过您这么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哈?”
会议室里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因为两人的笑声,顿时轻松了不少。
笑过之后,李乐想了想,说道,“叔,我心里有数了,回头我和成子好好盘算盘算,但是.....”
话锋一转,“叔,就算定了人选,您也不能说撒手就撒手。给我,也给丰禾一年时间,行不?”
“您得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带带新人,扶上马,再送一程。很多您经手的老关系、只有您才清楚的老账目,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交接清楚的。”
看着李乐眼中不容拒绝的期待,李叔沉吟了片刻,终于缓缓点头,“必须的,那我就再发挥点余热。等到明年这时候,你要是还找不到能顶上来的人,那可别怪我真撂挑子了。”
“哎,这就对了!”李乐松了口气,“有您这话我就踏实了。”
李叔像是又想起什么,“小乐,还有件事。”
“您说。”
“丰禾到现在这个规模,业务也越来越杂,零食、饮料、冻品、冷链.....还按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