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乐命苦(3 / 4)

加入书签

费,哪怕可能是透支的,来试图获取一种暂时的成员资格,一种认同感,甚至可能期望借此拓展未来有用的社交网络。”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圈子能带来的潜在资源,人脉、信息、甚至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投资,虽然风险很高。”

“Liality(阈限)......”森内特重复着这个词,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射向李乐,“范·热内普的通过仪式理论。你觉得留学生活本身,乃至这种短期的狩猎旅行,都可以看作一种现代社会的通过仪式?”

“有点像。”李乐琢磨着,手指头划拉着杯口,“离开熟悉的家庭和原有的社会结构、分离阶段,进入一个模糊的、规则不同的中间状态或者阈限阶段。”

“在这个阶段,旧的身份被悬置,新的身份尚未完全确立,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这次旅行,我们脱离了在伦敦作为学生的日常角色,进入了一个以猎手、探险者为临时身份的阈限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会发生很多在日常规则下不会发生的事,比如更直白的炫耀、更脆弱的暴露、更急于寻求认同的表现。”

“司汤达的打肿脸充胖子,罗耀辉的冒失和事后的狼狈,韩远征的稳健和组织性,可能都是这种阈限状态下的特定行为模式。大家都在这个临时的熔炉里,进行着个人反思、尝试着角色扮演,也经历着或微妙或剧烈的互动。”

森内特静静地听着,偶尔喝一口酒,吃完奶酪,拿手背蹭了蹭嘴角,“没错!”

“在这个阈限空间里,旧有的等级秩序可能会被暂时悬置,或者被新的、更微妙的规则所取代。像司汤达这样的人,他在国内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相对固定,但在这里,他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特定的文化代码,比如品酒、狩猎、穿着,尝试为自己塑造一个新的、可能更高级的身份。”

“当然,这种塑造充满了张力,也容易露馅,我对他之后的境遇并不怎么看好。你觉得呢?”

“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而且,”李乐探着身子,“这种阈限体验也强化了小群体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边界。我们这一群人,因为共同参加了这个所谓的高端的体验活动,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我们是一起的感觉,区别于其他没有这种经历的留学生。”

“所以你看,李,这趟看似简单的狩猎之旅,就是一幅微缩的社会图景。有阶级的表演,有资本的转换,有身份的焦虑与建构,还有仪式性的阈限体验.....远比打到几只鸭子有趣得多,不是吗?”

“确实。最大的收获不在猎物,而在看清了这场模仿秀背后的脚本。”

森内特给李乐示意手里的杯子,李乐摇头,老头瞪眼,李乐叹口气,拿起酒瓶,又给倒了一点,老头这才满意道,“那么,重新整合阶段呢?当旅行结束,回到伦敦,脱离那种情境,这种阈限体验会带来什么?新的身份认同?还是仅仅是一次短暂的出轨,很快被日常淹没?”

李乐无奈的笑了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恐怕是后者。”

“就像做了一场梦,醒来后或许会感慨几句,发几张照片在博客上,但生活很快会回到原来的轨道。那些在阈限阶段暴露出的东西,会被小心翼翼地重新隐藏起来。”

“当然,对于某些个体,比如司汤达,这种经历可能会加深他的焦虑,或者促使他更努力地去维持那种表演。而对于观察者来说.....”

他顿了顿,看向森内特,“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人看到在剥离了部分日常约束后,人们如何运用手头的资本,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进行博弈,如何试图建构和维护自我的边界,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身份协商和生存策略。这比文献上的案例生动多了。”

森内特哼了一声,不知是赞同还是别的意思,他晃着杯子里所剩不多的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