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殿下是要杀我(2 / 4)

加入书签

妈妈自己都忘了……”

听元扶妤这么说,秦妈妈抿住唇,又用帕子沾了沾眼泪,点头:“是老奴糊涂了,四姑娘说的话在理,其实娘子已经改了不少了,老奴就是瞧着娘子太委屈。”

话说到这里,秦妈妈怕元扶妤不喜,便立时转了话题:“对了,姑娘派人送回芜城的那些养身养心的药丸,娘子吃着不错,说是配合着针灸身体轻快了不少,如今娘子不总是在屋子里闷着,天气好些也愿意在院子里坐坐。”

那是元扶妤让寻竹去太医院拿的些养身,清心逆散的药丸。

她隔三差五让崔氏的人给程氏送回去,一来是让崔家都掂量清楚,崔四娘很在意她的母亲,二来也是希望这些药丸对程氏疏散心中郁结,能起一点作用。

“有用便好。”元扶妤点头。

“对了,姑娘……您入京不到两个月,陆陆续续一直有人在太清打探姑娘的消息,府上的人我都叮嘱过,那些来打探姑娘消息之人,打探到的都是我交代的,还有太清县的百姓,因之前受过姑娘的恩惠,大家伙儿都惦记着姑娘的好,也是按照咱们崔家的吩咐同那些人说的。”

元扶妤入京后,会有人去芜城太清查她这是必然的。

走之前,元扶妤对太清县崔府上下都交代过。

她点了点头:“秦妈妈此次入京,就是为了替母亲瞧一眼我是否平安?”

秦妈妈点头,她接过锦书递来的茶:“如今瞧见姑娘平安,我也就放心了。”

来的这一路,秦妈妈隐约听崔家押送货物的伙计说起元扶妤在京中挨板子,宅子被收之事,心中一直不安。

刚才拉着锦书追问,锦书说那都是给外面做做样子,姑娘实则没伤到,秦妈妈这才宽心。

“秦妈妈舟车劳顿,先去歇着吧。”元扶妤看着双手捧着茶盏的秦妈妈,“这段日子,我让人陪崔妈妈在京中逛一逛,月末秦妈妈便随崔家商队回芜城吧,母亲身边离不了秦妈妈。”

秦妈妈在太清县,还能劝慰程氏两句。

“对了姑娘。”秦妈妈放下茶盏,从自己包袱里拿出一个匣子,上前搁在元扶妤手边小几上,“这是娘子让我带给姑娘的,京中用银子的地方多,她总怕你父亲克扣了你。”

秦妈妈说着坐回杌子上,又道:“还有一件事,我想问问姑娘的意思,你父亲想让六郎去招隐山读书……”

“这是我的意思。”元扶妤语声平静,“有名仕隐于招隐山,我托人写了荐信,为六郎争取了一个考教的机会,若是六郎能入名仕眼,日后便在招隐山读书,若无法通过考教,还得回芜城。”

秦妈妈错愕,没想到这竟然是元扶妤办的。

秦妈妈私以为,此事若是崔大爷极力促成,那定是崔大爷要他们六郎丢到招隐山去,为宋姨娘亲生的腾位置。

若是与六郎一母同胞的崔四娘促成,那定然是为了六郎好。

不管商户能不能考科举,多学些学问总是无错的。

秦妈妈松了一口:“若是姑娘的意思,那老奴就放心了。”

“锦书,带秦妈妈下去安置。”元扶妤道。

秦妈妈将茶盏交给一旁婢女,起身行礼随锦书退下。

出了元扶妤的院子,秦妈妈回头朝廊庑之下的敞开的窗牖瞧了眼。

她总觉得他们家四姑娘来了京都之后,似乎比之前在芜城时离他们更远了。

“秦妈妈……”锦书唤了一声。

秦妈妈立刻应声同锦书一同前行,一路上拉着锦书询问元扶妤入京后这个月的详细情况。

元扶妤打开程氏让秦妈妈带来的匣子,里面是满满当当的银票,还有一个装着平安福的荷包。

同之前一样,这荷包依旧是程氏亲手做的,这次程氏选了清亮的鹅黄色,适合春夏,程氏这一针一线都是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