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长盛医药无声的博弈(2 / 3)
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意就名不正言不顺。”
赵羽飞再次摇头,态度没有丝毫松动。
一旁的孙庆华也按捺不住,皱着眉劝道:“赵董,胡董这样的渠道,多少企业求都求不来。
至于制裁……只要能挣钱,管它呢?说到底那是国家层面的决定,我们左右不了,何况被制裁的企业又不止我们一家。”
王启明也跟着皱紧了眉,语气里满是不解:“赵董,制裁国里多少富豪政要都在等着这药,为了修复液,他们甚至能把我们其他产品都卖到火爆。
我们放着现成的钱不赚,难道真要把市场拱手让人吗……”
“这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
李卓康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恳切,又藏着些不以为然,“赵董还是太年轻了,既然召集我们来了,就该多听听我们的意见才对。
我们作为集团股东,谁不盼着长盛医药能做大做强?公司好了,大家才能跟着多赚钱啊。”
赵羽飞依旧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这个决定,不再修改。”
胡尼亚被这话堵得胸口闷,脸色瞬间涨得有些白,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赵董这般刚愎自用,迟早要把公司带沟里去!”
在场的几位股东和高管面面相觑,心里都觉得赵羽飞这固执劲儿近乎顽固不化。
但赵羽飞仗着第一股东的身份,铁了心要将决定敲定,任谁劝说都不再松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赵羽飞自己也并不懂经商之道。
长盛医药能有今天的规模,靠的是前任张铭峰总经理和朱润杰前辈的高智慧和长远谋划。
此刻他坚持的,正是昨天朱老授的一计。
朱老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说:“做生意不能只盯着账本上的数字,得看人心向背,更得看大势走向。
当一样东西成了人活下去的必需品,它的价值就不再由市场说了算,而是握在供应者手里。”
这番话他尚未完全参透,却选择了坚信。
当天的会议,最终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中不欢而散。
赵羽飞对朱老的计划并非全然理解。
他本想借着长盛医药这个平台,设法取得胡尼亚等人的信任,打入他们内部,可眼下这局面,分明是把人都得罪光了。
尽管满心困惑,他还是决定对朱老的嘱咐照单全收——这位前辈,从来没走过眼。
只是每天看着王启明送来的制裁国海量订单信息,看着新闻里绝症患者家属那一张张绝望的脸,他心里不是没有过动摇。
尤其是看到某制裁国总统公开宣称“长盛医药在进行医疗讹诈”
时,他甚至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第一个月,制裁国的媒体铺天盖地都是谩骂,斥责长盛集团“拿人命当筹码”
。
到了第二个月,骂声渐渐变了味。
有患者家属开始在政府门前静坐,举着“我们要活下去”
的牌子,手里紧紧攥着早已失效的排队凭证,眼神里满是哀求。
转折点出现在第三个月初。
某制裁国的都爆了大规模游行,数万名绝症患者及其家属堵住了议会大厦。
有人举着亲人的病历哭嚎,有人甚至将亲属的遗体抬到了宴会厅大门口。
现场视频传到网上,全球哗然。
耀辉帝国政府言人试图将矛头指向长盛集团,可长盛医药早已布过清晰声明:因集团遭受制裁,无法正常供应药品,故暂时将制裁国的名额调配给其他正常合作国家;一旦制裁解除,将按原有模式恢复供应,且供应量会提高五倍。
这声明让其他正常合作国家的排队患者喜出望外——原本预计要等两年才能排到的号,如今早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