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望海飞雪天涯海角(2 / 3)
得像海边的盐霜,眉眼间满是岁月沉淀的温和。
姚梦雪住进来后并不爱说话,老人也从不多问,只默默照料着她的起居。
每天清晨,老人会煮一锅稠糯的海鲜粥,轻轻放在她房门口;中午、傍晚,老人做什么饭菜,便分一份给她。
姚梦雪从不挑剔,多数时候躲在屋里呆,偶尔也会独自走到海边,望着远方的海平面,任由思绪飘向不知所踪的过往。
这天傍晚,姚梦雪又站在海边掉眼泪,忽然,身后传来拐杖点地的“笃笃”
声——是王老人。
他手里转着个磨得亮的旧烟斗,慢悠悠走到她身边,开口时声音带着老辈人特有的醇厚:“姑娘,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姚梦雪抬手拭去眼泪,回头望向老人,眼中带着几分茫然,却还是默默点了点头。
老人在她身旁坐下,目光投向远方的海面,缓缓开口:“我们这留公岛,在国之最东,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涯海角’。”
说着,他指了指姚梦雪身旁那尊三米多高的礁石,“姑娘,你知道这石头叫什么吗?”
姚梦雪摇头,眼底多了丝追问:“这块石头,还有名字?”
“当然有。”
老人点头,声音轻了些,“它叫望夫石。”
姚梦雪心头一震,下意识重复了一遍:“望夫石?”
老人缓缓颔,继续道来:“很多年前,岛上有个渔妇,丈夫是出海捕鱼的渔民。
每次丈夫出海,她都会站在这礁石边等,直到看见归帆才肯离开。
有一回,丈夫出海后遇上台风,船没了踪影,村里人都说他没了性命,可渔妇不信。
她还是每天来这礁石边等,等了一年又一年,最后实在撑不住,便对着大海哭,哭了整整三年,眼睛都哭瞎了。”
老人顿了顿,烟斗里的火星明灭不定,映着他眼底的柔光:“村里人都劝她放弃,她却说‘海是懂人心的,只要我等,他就会回来’。
后来有一天,天格外晴,海面风平浪静,远处飘来一艘破船,船上躺着的,正是她的丈夫——原来他被海浪冲到了别的岛,养了三年伤,才顺着洋流找了回来。”
姚梦雪怔怔地看着老人。
老人笑了笑,磕了磕烟斗里的灰烬,语气带着几分释然:“你看,爱从来不是求来的,是‘守望’。
守着自己的初心,望着心里的盼头,日子再难,也能熬出劲儿来。”
老人将烟袋往腰间一别,语气里满是岁月磨出的温和与笃定:“姑娘,听我句劝——人这一辈子,除了生死,其余的都算不得大事。
只要还活着,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就像这海,看着汹涌澎湃,底下却藏着无限的温柔,再多的眼泪它都接得住、化得开。”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翻涌的浪,声音又轻了些,像在跟海说话,也像在跟她交心:“岁月啊,就如一长歌,高低起伏都是韵律,每一个故事——无论悲喜,终将被它轻轻吟唱,慢慢熬成往后余生的安稳、从容。”
那天晚上,姚梦雪第一次没做噩梦。
她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第一次觉得日子并不是那么糟糕,这孩子就是她的盼头,是她往后余生相依为命的依靠。
姚梦雪终于下定决心留下来。
恰好,王老人叹着自己年岁大了,手脚渐渐不利索,便提议将民宿里的两间屋子长租给她,姚梦雪欣然接受了。
她接下屋子,亲手细细装修——墙面刷成了像海面初晴时的淡蓝,窗台摆上素白的花盆,几株吊兰的藤蔓垂下来,风一吹便轻轻晃,像把海边的温柔都缠进了屋里。
新年的鞭炮声刚过,姚梦雪的“望海飞雪”
餐厅便开了业。
餐厅的窗户正对着大海,清晨能看见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