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创业(2 / 2)

加入书签

宇时,陈淑芬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

“浩宇啊,在外别省着,钱不够就跟家里说,我们还能再凑,照顾好自己最重要。”

浩宇和爸妈、小凤姐,还有干爸干妈挥手告别,坐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火车哐当哐当行驶在铁轨上,车轮与铁轨碰撞的声音像一首重复的歌谣,浩宇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心里早已盘算好:要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贸易公司,还要用养父吴学栋、养母陈淑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栋芬贸易有限公司”,这名字既藏着对养父母的感恩,也像给了自己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提醒他不能辜负这份恩情,可以说,没有养父母就没有他的今天。

其实在创业前,浩宇早就留了心,大学最后一年特意找了家外贸公司实习,从最基础的整理单据、核对报关信息,到跟着前辈对接客户、跟进订单进度,每一步都学得仔细,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连不同客户的沟通习惯都分门别类记了下来。

也正因这份提前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栋芬贸易刚一运营,就没走多少弯路。

开业第一天,浩宇穿着新买的中山装,站在挂着“栋芬贸易有限公司”牌匾的办公室里,跟仅有的五名员工说:

“咱们公司虽然小,但只要咱们诚信做事、认真对待每一个订单,肯定能慢慢做起来。”员工们看着他真诚的样子,都卯足了劲干活。他凭借之前实习时积累的人脉,很快联系上了两家外商,对方见浩宇对流程特别熟悉,当即敲定了合作意向。

没过多久,订单就像雪片似的飞来,办公室的电话整天响个不停,员工们常常加班到深夜,办公室的灯光总亮到很晚,浩宇也陪着大家一起忙,有时还会给大家带夜宵,团队氛围格外融洽。

第一年年底算账时,会计小王拿着账本一路小跑冲进浩宇办公室,声音都带着激动:

“吴总!咱们今年净利润五十万六千八百元!比预期翻了一倍还多!”浩宇正低头看一份新的订单合同,闻言接过账本,指尖轻轻划过上面的数字,紧绷了一年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嘴角露出了舒展的笑——这一年来,跑客户磨破的皮鞋、熬夜改方案喝掉的咖啡、遇到难题时的焦虑,在看到这个数字的瞬间,都变成了值得的回忆。

到了第三年,公司利润直接突破百万,办公场地从最初的小单间换到了市中心的写字楼,员工也增加到了几十人。

浩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汽车行提了辆黑色的桑塔纳小轿车,车身锃亮,阳光下泛着光,开在路上引得不少路人回头张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