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31章 当头棒喝(2 / 4)

加入书签

;策论部分,王明远写得异常谨慎。

    尤其是最后那道“劾上官”的策论题,他沉吟良久,最终决定还是遵循本心,结合前世的一些见解和崔知府平日潜移默化的影响。

    条理清晰地指出“无为而治”在此情此景下的荒谬与不负责任,至于“如何劾之”,他则引经据典,措辞力求犀利精准,而又不失御史风骨,既批其策,亦责其人。

    嗯,尽量克制自己把脏话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写完最后两道诗赋,手腕已酸麻不堪。

    他刚刚放下笔,还没来得及检查,就听那教谕猛地敲了一下铜锣,“铛”的一声锐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时辰到!全体起立!停笔!收卷!”

    一声令下,如同赦令,又如同催命符。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哀叹和抽气声。

    许多人脸色惨白,握着笔的手指都在发抖,眼睁睁看着教谕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将自己那写满了、或许更多是空白和涂改的试卷收走。

    王明远看到前排一个瘦弱学子,交卷时手抖得厉害,差点没拿住试卷。

    另一个学子瘫在椅子上,眼神发直,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甚至能看到有人眼眶泛红,死死咬着嘴唇,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不过能考进岳麓的,心志确非寻常,大家都在克制,没有被这场考试击倒。

    但这场考试的压力,显然也远超众人想象。

    没有人交谈,一种巨大的沮丧和茫然笼罩了整个慎思堂。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柳山长去而复返,再次走上讲台。

    他目光沉静地扫过下方一片狼藉、失魂落魄的学子们,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是否觉此次考较,难于登天?时间之短,非常人能所能及?”

    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地点头,甚至有一两人出声回‘是’。

    “是否觉题目刁钻,超乎所学?”

    此刻,台下沉默了,这次,没人任何人点头,刚才的那一瞬的喧闹声也止住了。

    细想之下,所有题目确实未超出四书五经范畴,更未涉及任何注疏内容。

    柳山长等了几息,才继续道:“既未超纲,何以觉难?何以束手无策?何以时间仓促,答不完满?”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