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遗憾(7 / 8)

加入书签

的机会。

    一旦你实力有扩张,立马就被安排到危险的地方消耗实力,所以对于大多数武人,领个百十人就是这辈子的天花板。

    而想要领千人兵,成为小军头?对不起,那东西是生来就有,生来没?也求不来!

    可正是杨庆复帮赵怀安打破了这个天花板,不然赵怀安就是心气再高,在唐军这边也就是个为人差使的武夫,绝不可能有独自成营的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同样是赵怀安玩命拼来的。

    更不用说,杨庆复对自己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做一名将帅!

    那句,运气不好,做不了将帅,他赵怀安能记一辈子!

    本来赵大两世都是感恩的人,别人对他的好,他必十倍百倍去还,更不说用,赵怀安还是从心里尊重着杨庆复的。

    他有着这个时代武人的局限,但他是个好人。

    本来,赵怀安是不想这么快说这个事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现在就是说这个的最好时机,他总有一种直觉,那就是这一次决战可能不会如想象的那么顺利。

    他知道杨庆复对自己是有期望的,希望他能带着保义都留在川西守土,甚至是保护川西百姓。

    这似乎很可笑,毕竟杨庆复在邛州、雅州、荣经,可一点没有要保护百姓的样子。

    但赵怀安却懂,在那么多的川西军将中,也许只有杨庆复还在乎老百姓吧。

    这在双流的时候,赵怀安就看出来了。

    当时诸难民猬集双流,杨庆复明明可以将这些人驱离城市,但他没有,而是继续让难民留在城内避难。

    后面破邛州城,杨庆复放任大兵入城劫掠,但战后,他用自己全部薪金买下了二百多名奴隶,然后将他们放归后方。

    当日,赵怀安在鸡栋关送别杨庆复的时候,说了句“可惜”。

    他在可惜什么?

    可惜的就是杨庆复是个老好人,他知道什么是对错,但他又知道什么是现实,他对现实妥协了,心里又难安,但只能做一些弥补他内心的,却对百姓无补的事情。

    可这不是杨庆复的错,而是这个时代,这个朝廷,他们川西的军将们配不上杨庆复这样的统帅。

    但现在自己,却让杨庆复失望了,他没有按照杨庆复期盼的样子,留在川西,成为下一个杨庆复。

    可即便如此,杨庆复还是理解自己,并为自己未来能更好而高兴。

    这是一个好领导,好统帅,也是个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