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别离(6 / 10)

加入书签

得给钱,但鲜于岳却相信,那些愿意追随在赵大身边的,却绝不仅是因为钱才随他一起,那是为了一份事业。

    什么事业呢?好像每个人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人都彷佛知道,只要随着赵大,这些事业都能实现。

    所以赵大到底是要干一样什么事业呢?常和赵大抵足而面的鲜于岳,显然有答案。

    那夜酒后大雨,赵大出去后,凌晨又回来,他是去了哪里,鲜于岳永远不会去问。

    所以此时,看着赵大,鲜于岳内心感叹:

    “真是一个豪杰啊!彷佛五湖四海的水倾倒也填不满他的胸襟。”

    他很喜欢赵大讲的《三国演义》,故事太好了,以至于数百年前后汉英豪争雄斗智的场景,历历在目。

    也许那位美姿仪的周郎初见那位八尺倜傥的诸葛孔明,感叹那句“既生亮,何神生瑜”,其心境也与自己相差彷佛吧。

    不多有两点倒是不同,一是他远不如那位周郎,而赵大绝强于那位武侯。

    二是,他没有“既生亮,何神生瑜”那份感慨,而是一种,能和赵大做兄弟,我鲜于岳真三生有幸啊!

    其实,鲜于岳也一直想成为赵大这样的英豪,他也确实往这个方面努力了。

    文成武学他自问不弱与成都豪族的那些同辈,甚至毫不谦虚的说,他们这一辈,谁为西川第一人,舍他鲜于岳何人?

    可他遇到赵怀安后,他才明白,这么多年做的,终究不过是皮毛。

    鲜于岳也知道原因。

    因为他有很多偏见,对很多人和事都有自己的芥蒂,他看到人的第一眼便是:

    “不过如此。”

    对下面偶尔涌现的英豪,纵然招揽,也是称为“折节下交”,他从来,也不可能把人平等地放在一起。

    平等?这个词还是赵怀安告诉自己的,只是可笑啊,他竟然从来不知道世间有平等,人不是生来就是三六九等的吗?

    可赵大又怎么懂这个的呢?他能看出,赵怀安不是说说,而是他真的这样想的。

    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三教九流,赵大都能当成兄弟,上至公卿高骈,下至他军中的那些匹夫,赵大都和他们吃酒。

    真应了赵大常爱说的那句:

    “五湖四海皆兄弟”

    不过,赵大也是真的爱组酒局哈。

    想到这里,鲜于岳忍不住笑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