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惊喜(3 / 5)

加入书签

;上供、供军两个都抵扣过了,所以这每年剩下的四五万贯,基本就是要覆盖赏军、进奉、州吏俸禄三个部分。

    其中赏军和进奉就是一对冲突,给下面丘八多了,那进奉给皇帝的就少了。前者的支持是你能不能坐稳,而后者的欢心又决定你的前途,所以给哪边多少,全看刺史们自己的想法。

    说着这个,杜宗器还拿眼瞧了下赵怀安,觉得以刺史的跋扈,估计是不太给朝廷进奉的。

    可他这就想错了赵大了,他现在是没钱,也就算了。可日后但凡正着钱了,你看到不大把钱撒到长安去吧。

    兄弟们的拥护是刀把子,小皇帝的欣赏就是官袍子,只有两个都硬,才能在乱世中如鱼得水。

    不就是花点钱嘛?花!

    最后杜宗器提了一下他们这些州吏的俸禄,以前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有公廨钱的利息,但赵怀安不是把这钱“投”了宅邸嘛,所以这钱就需要来出了。

    对于这个,赵怀安听了一耳朵就过去了,等有钱了再说吧,先紧着军队。

    ……

    本来对谈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基本上赵怀安已经将光州的财政情况弄清楚了,简单来说,就是以现在的财政水平,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而且这还是比较稳定的时期,一旦中原开始爆发大规模战乱,这收入必然要降,到时候就连守成都搞不成了。

    所以必须要开拓税源,必须搞大宗商品贸易,如此才能养军、作战。

    然后赵怀安见杜宗器是本地人,就随口问了句:

    “你有认识熟悉山里情况的吗?”

    但就这么一问,问出事了。

    那杜宗器以为赵怀安知道什么,就一五一十讲了光州的一个难言之隐。

    原来州里是有牙兵七八百人,可那个是武士精锐,拿着一年二十贯的俸禄的。大部分在地方做事的,比如哨所、巡检这些,还是其他人。

    但之前杜宗器也说了,就州里的情况给牙兵们发钱都是好的了,所以这些在地方上的,基本都是发点俸米,让你饿不死就行,毕竟刺史太贪了,直接卷了钱跑路。

    可光他们这些人饿不死有什么用啊,这些人哪没有家人,他们也要吃饭的呀。

    所以杜宗器就告诉赵怀安,在下面,这些县卒、土团、巡丁基本都自己搞买卖。

    这些人搞买卖能是什么买卖?不就是走私一条路。

    巡检的人和水上贩私盐的关系非常紧密。

    贩私盐是怎么卖的呢,你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