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扒皮(6 / 7)
都是按照职业军人来招募的,他们将长时间居住在军营中,甚至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要为赵怀安战斗半生。
可没有任何事情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赵怀安很快就发现了他这样招募义从的方式,带来了第一个弊端,就是军费激增。
不是说这些义从的军饷,这些都是赵怀安预计当中的,而是他发现了多出一部分开支,那就是军中子弟的军眷、家属。
随着赵怀安在光州安定下来,军中很多人都将家中眷属也唤来光山。
本来赵怀安还挺高兴这点的,毕竟他之前就有想过给军中子弟安排娶亲,让他们能在光州安定下来,这有利用稳定军心。
而且在这前期,这样非常适合光州的扩张。
随着部队开始安定、以及后续扩兵,赵怀安很难每场战事都亲临,所以他必须要安排其他领兵将们代替自己出征四方。
虽然赵怀安素来以恩义相连核心兄弟,但人心这东西从来都是隔肚皮的,一些必要的预防是必要的。
而如果领兵将手下的军士的家属都在定县,那就算此人有心要反,下面的人也不会支持。
所以将军中家属集中安置在一起,既能让出征将士无后顾之忧,也能让他赵大更放心几分。
可问题随之就来了。
随着第一批军属的到来,赵怀安发现自己错算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以为自己一年二十贯的军饷发下去了,还时不时有赏赐,那这些人的家眷不应该是他们自己养活吗?
可等这些军属来了,他就发现事情不是这么回事,不仅要养兵,还要专门找地方营建房子,好给这些人的家眷居住。
赵怀安是按照年给的,所以别管这些军士薪俸有多高,他们实际上都没钱安置亲属。
而且随着赵怀安带着数千人进了定县城,实际上定县的各项物资都在疯涨,要晓得定县城原先不过才不到万人,他赵怀安直接就带了快一半进来,这东西能不变贵吗?
所以军士们手里的钱实际上就打了折了,就更不用提去买房安置家人了。
你可以说赵大很冤,但下面人可不算这个帐,他们只晓得,他们要养活家人,养不活,养不起,那一切都是你赵大的错。
正如那句著名的话,一个人的最低工资是养活他和家庭的收入。
所以,赵怀安不想在军费上再开支一笔,那他就必须先建房子,把亲属都按照好。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朴素的理由,那就是你赵怀安进了定县了,是给亲族又起宅,又娶妻的,咱们当兵的自然不能和刺史的亲族相比,但总不能上头大宅子住着,下面无片瓦遮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