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司(5 / 6)
钱?要不是赵怀安执意要给乡夫发工食钱,下面那些小吏直接就免费征了。
虽然自国朝实行了两税法后,就不存在征徭了,但实际上,地方上让老百姓使力气那是家常便饭。
甚至自己署衙的人也只是征过来,发了个俸米就打发了,只能说在大唐当这个官,到底是太快活了。
上面用他们,那就是啥啥都要钱,他们用下面,那就是啥啥都得免费。
可就是赵怀安加上了这工食钱,修一建营舍的价格也只是从九贯到了十贯,而且因为发了工钱,乡夫们更加卖力,把工期又缩短了不少。
哎,我大唐的老祖宗还是太淳朴了,赵大前世的时候可听过一个故事,那才叫刁民呢。
据说当年美军在阿富汗修第一公路,给附近山民按照一天一美元的价钱雇佣修路。
这一美元对阿富汗山民来说,那可是大钱,所以这些山民怎么做的呢?他们白天修路,晚上又从山上下来,把刚修好的路又给掘了。
就这样,一边修一边掘,这路修到老美被赶走才勉强通了一段。
和那些阿富汗山民一比,我大唐老祖宗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
目前来看,赵怀安还是对营房很满意的,虽然称不上多好,但对于丘八们来说,却是个温馨的小家。
赵怀安晓得这个时代的武夫底色,都不用前世了解,就他自己来大唐的这一年体验,他就晓得这帮武夫是什么鸟人了。
但赵怀安却还是认为,再是武夫,他也是人,他就有柔软的地方,尤其是保义都这样还没被大染缸污染的群体,就更是如此。
他为什么要坚持给吏士们在营房修建营舍,还让他们家眷住过去?就是因为这才是家。
军队是什么状态,赵怀安门清,可以说充满了暴力!体罚、鞭打,动不动砍头,任何一个正常人在这样的状态中,他不发疯他就得变狠。
而且军中生活是一点隐私没有的,这会让这些当兵的感觉自己就是牲口,只是为上头的财富、权力去卖命。
可有家人在隔壁,还有可以让他们落脚的营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训练再累,回去的时候就是看着老婆在忙着浆洗衣服,孩子在营里到处跑,但凡有个责任心的男人,他就不会觉得苦,他只会想着,老子拼了命的往上爬!
而且旁边有家眷在,无论是军吏还是吏士,都心里安稳,晓得再如何旁边还有个家人呢,然后做事情就会多想一下。
很多事就是因为多想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