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仁德(4 / 4)

加入书签

sp;赵怀安接到情报后,凝视地图良久,最终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汪振即刻启程,赶赴麟州,联络府州折宗本,务必在其未表态前争取支持。另,加快煤炭炼钢进度,年底前必须实现铠甲自给。”

    他又召来王庭李帅,郑重说道:“接下来的日子会很艰难。但我们不能退。一旦退了,不仅党项兄弟的信任会崩塌,整个保义军的士气也将瓦解。你要告诉所有人??跟着我赵怀安,或许会吃苦,会流血,但绝不会白死。”

    王庭李帅重重叩首:“属下明白!”

    数日后,第一批党项新兵开始接受训练。赵怀安亲自督训,教他们使用新式复合弓,演练骑兵冲锋阵型。他还下令设立“战功簿”,凡斩首一级、俘敌一名、立功一次,皆详细记录,作为日后授田、升职依据。

    短短半月,楼烦关已焕然一新。昔日残破关隘,如今旌旗林立,铁匠炉昼夜不熄,马场内马嘶不断。百姓传言:“赵节帅练兵如神,一夜之间能变出千军万马。”

    而在遥远的夏州,平夏八部大会召开。各部落酋长齐聚王庭氏牙帐,围绕是否全面响应赵怀安招募展开激烈争论。

    细封氏长老怒吼:“我们世代受朝廷恩养,岂能轻易投靠一介节度?万一朝廷问罪,谁来庇护我们的妻儿?”

    费听氏族长冷笑:“可朝廷这些年给了我们什么?铁器禁运、盐税加重、征丁无度!倒是赵节帅许诺每人四十贯年俸,还包死后抚恤,这才是真金白银的诚意!”

    最终,王庭李帅之父??王庭渊站了出来。他手持祖传铜符,环视众人:“八十年前,先祖率族人南迁,只为求一条活路。今天,赵节帅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他不要我们的土地,不要我们的女人,只要我们的刀和命。如果我们连这点勇气都没有,不如一头撞死在贺兰山上!”

    全场肃然。

    三天后,第二批党项武士启程南下,人数高达两千三百人,其中包括大量曾在?坊军服役的老兵。

    赵怀安得知消息,仰天长叹:“得此良兵,何愁大事不成?”

    但他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李琢不会善罢甘休,朝廷也不会永远容忍一个拥兵自重的边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更快、更强、更有准备。

    于是他在军中推行“双轨制”:一面继续打着“奉诏讨逆”的旗号,维持表面忠诚;一面暗中整编部队,将党项突骑、背嵬精锐、河东降将整合为独立作战单位,直属自己指挥。

    他还秘密设立“匠作监”,集中各地能工巧匠,研究火药配方、改良床弩结构、设计新型战车。甚至派人潜入长安,搜集历代兵书孤本。

    每当夜深人静,赵怀安总会独自登上楼烦关最高处,眺望北方。他知道,李国昌的沙陀大军正在集结,李琢的阴谋尚未终结,而这个时代的大幕,才刚刚拉开一角。

    “创业在晚唐……”他轻声自语,“既然天命赋予我这场乱世,那我就一定要,把它变成我的舞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