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动了歪心(1 / 2)
陈大夫去了最大烦恼,一整天都神色轻松,那些惦记着村子公账上那笔钱财的人,却个个都躲在自家屋里低声骂娘。
以前世道不太平时,村子的公账上长期处于没钱状态,陈里正帮扶村里的困难户,都得自掏腰包放血割肉,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几年下来,村子的公账上已经攒了不小的一笔银钱了。
有些自家日子难熬,但又生性懒惰,不愿意踏踏实实好好干活儿的人,私底下便把心思动到了这笔银钱上头。
在陈里正和各位村老决定用这笔钱囤一些药材之前,这些人就已经试探过不知多少次了,他们想让陈里正把公账上的钱拿出来,分给村里所有人。
当然,因为他们当中,有的人家中人口众多,有的人家中人丁稀少,所以希望的分配方式并不相同。
家中人口众多的,希望陈里正能够按人头分钱,家中人丁稀少的,则希望陈里正能够按户头分钱。
都没等陈里正表态,到底要不要把这笔钱给瓜分掉,这两拨各执一词的人,就已经因为各自都有自己中意的分配方案吵起来了。
这给陈里正无语的,他都还没说过要分这笔钱呢好不好?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分。
虽然他确实不会贪污这笔钱,但他也已经不想再继续用自己的私人财产贴补村里的困难户了。
村里能卖的土地、山林有限,卖地卖山所得的这些银钱,用一点就少一点,别说天灾不由人意,随时可能会来了,就是没有这一茬儿,村里的那些困难户也是年年都要他拿钱贴补,才能勉强挣出一条生路来的。
当然,他的这个“困难户”,可不是随便哪个家里日子窘迫的人都能跳出来认领的。
只有那些家里没有壮劳力的,比如孤寡老人,比如没人愿意抚养的孤儿,再比如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男人却意外没了,只留下一个寡妇支撑门楣,甚至连寡妇也舍下老的小的改嫁了的,负担极重的那种家庭。
明明家里养着壮劳力,结果壮劳力却好吃懒做的那种家庭,陈里正连一个铜板、一粒粮食的救济都不会发给他们。
至于他们会不会闹,闹呗,正好他可以联合各位村老,以及他们的本家长辈,狠狠收拾一顿这些天天混吃等死,带坏村子风气的老鼠屎。
那些人自己也很清楚,陈里正可不是那种会被他们轻而易举左右自己判定标准的软性子,于是他们就想了个别的法子——挑动村民们的觊觎之心,靠着人多势众逼陈里正把钱拿出来分。
虽然这样他们能够分到的钱必然会大幅减少,可减少也比没有要好。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还为分配方式彼此较劲儿呢,陈里正竟然就已经说通村老们,打算用那笔钱囤积药材了。
这怎么可以?如果钱都被陈里正等人拿去买药材了,那他们这些人要拿什么囤积粮食,应对灾年?
他们可不是那些仓房里面有余粮、箱子里面有余钱的富裕人家,即使是风调雨顺的那几年,他们都会因为懒怠,拖累的家里人饥一顿饱一顿,就更别提是眼看着就要闹旱灾的这一年了。
虽然他们唐县并不在几乎没有下过雪的那片区域之内,但因为离得近,他们这儿却是必然会受到灾民冲击的。
而最先到来的,毫无疑问会是那些和他们一样,每年从春到秋都要指望野菜、瓜果填肚子的穷苦人家。
毕竟那些人也和他们一样,手头没钱也没粮,如果再没了往年每到春天就会漫山遍野生长出来的榆钱、槐花、野菜等等,他们肯定会连接下来的这个春天都熬不过去的。
为了不和一家老小一起饿死,除了用白菜价卖儿卖女卖婆娘,靠着吸家里人的血让自己熬过去,他们唯一能选的就是第一时间往其他地方逃荒去。
至于和亲戚乡邻借钱借粮,大灾当前,除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