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宣龙舟会这是机炮六(1 / 2)

加入书签

这时,有太监将刚才射击的木靶扛了过来。

朱有建上前仔细观察,现这木靶厚度大约有半尺,上面布满了通透的弹孔,可奇怪的是,既没有现弹头的踪影,也没有现任何爆破辐射的痕迹。

朱有建心中疑惑,不由得抬头看向卢大匠。

卢大匠立刻心领神会,从箱子里取出弹框及一枚铳弹,开始向朱有建详细介绍其中的缘由。

弹框之内,预先装填着整整5o铳弹。

弹筒长度约为三寸,子弹同样三寸,其中内嵌部分为一寸五分,整体算来,总长达到了四寸五分(换算一下,约为14厘米)。

这属于爆破弹类型,其尖头部位是半寸长的铅制实心弹头,坚硬而锐利。

弹筒的直径为一寸半(大约46厘米)。

为了稳固地固定弹框,采用了单边簧片挤压的方式。

具体操作是,将没有簧片那一边的第一枚子弹插入弹舱。

当筒铳射时,簧片便会如同不知疲倦的手臂,不断地将铳弹依次压进弹舱之中。

而且,弹舱处精心设置了卡槽,就像忠诚的卫士,牢牢地守护着,确保子弹不会从窗口飞出去。

再看铳管,其口径为一寸八分(即56),长度则有三尺。

入弹舱的设计颇为精巧,呈三门式结构。

左边的口是入弹口,承担着输送铳弹的重要任务;

右边的口为散热口,及时散着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证铳管的性能稳定。

下部的口门位置略微向后移动了二寸,口门宽度为三寸二分,这里便是弹筒的出口。

其工作原理十分精妙:

当弹筒受到后冲力时,会带动撞针沿着弧线向后下方运动。

在弹筒回弹的过程中,会被处于逆位的活簧卡住,随后弹筒掉落。

当弹筒后冲时,会压下活簧,而当弹筒过去之后,活簧便会迅恢复卡位状态,此时弹筒向下部掉落。

紧接着,撞针回弹,准确地向弹筒击底药,强大的爆力使得弹头呼啸着飞出。

随后弹筒再次后冲,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将弹框内的铳弹全部射击完毕为止。

朱有建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连珠铳,一边仔细聆听着卢大匠的详细介绍,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

当听到那精妙绝伦的设计原理和巧妙的构造细节时,他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口中感叹道:

“真是奇妙啊!”

那语气中饱含着对这新式火器的高度认可和由衷的喜爱。

随着了解的深入,朱有建心中的喜悦愈浓烈,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他看向陈大匠和卢大匠,目光中充满了赞赏,郑重地对两位大匠说道:

“两位爱卿,此番功劳甚大,功勋可升六十级,望你们再接再厉,在火器研制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啊!”

陈大匠与卢大匠闻言,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紧接着赶忙跪地,行了个重重的跪拜大礼。

他们心里清楚,主子对这连珠铳如此满意,还赐予了六十级的功勋,实在是莫大的荣耀。

可他们也有些惭愧,毕竟这连珠铳的图纸是主子提供的,自己不过是负责具体的制作罢了,如今却能获得如此丰厚的奖赏。

但这份荣耀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想到此处,他们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以表达对朱有建的感激之情。

朱有建看着眼前满心欢喜的众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随后又开口说道:

“器械监与火器监,通报嘉奖一次,此次嘉奖为三级功勋,这是集体荣誉,所有参与此次连珠铳研制的人员,均晋三级功勋。”

他的话音刚落,场地上顿时响起了一片“砰砰”

的磕头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