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蒙人凋零满旗遇袭二(2 / 3)

加入书签

>多尔衮握着拳头,伸出一根手指,指尖在舆图上海岸线处反复摩挲——明军把山海关、张家口等隘口堵得像铁桶,那就绕开陆地!

明国万里海岸线总有疏漏处,待大清战船破浪登岸,铁骑一踏上平原,纵是徐达再世也挡不住八旗奔雷。

"

明军若有野战的胆气,何必将火炮藏在山里当缩头龟?"

他冷笑一声,一掌拍在案上,烛火在"

奴才洪承畴叩"

的落款处跳了跳,映得他眼角疤痕愈狰狞,

"

洪爱卿这招避其坚锐,击其虚软,当真是解得好局!

"

帐外传来战马嘶鸣,他望向漆黑的夜空,忽然想起洪承畴那句"

天下骑兵,唯大清与风不可敌"

铁蹄踏碎浪花之日,便是明国沿海城池化为齑粉之时——那些躲在城墙后的明军,终究要直面马背民族的弯刀。

多尔衮望着夜色中横七竖八的蒙人营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科尔沁弯刀——代善的撤兵建议来得正是时候,只是想到布木布泰那双总是含着冰碴的眼睛,后颈便泛起凉意。

她父兄的尸身此刻怕是喂了山林里的狼,若拿不出个说得过去的交代,科尔沁的铁骑恐怕要在盛京城外踏起烟尘。

至于其他蒙旗和鞑靼部落,他冷笑一声——牧草越稀疏,羊群才越依赖牧羊人。

科尔沁与喀喇沁的忠心是用黄金和姻亲堆出来的,剩下那些包着狼皮的羊,死得越多,草原上的风向才越稳当。

帐外传来伤兵的呻吟,他瞥了眼那些在阴影里挣扎的蒙人身影,忽然扬声下令:

"

留二十车粮草给蒙部,其余人马即刻拔营。

"

副将愣了愣,随即明白大汗深意——这些被遗弃的蒙人既是断后筹码,也是吸引明军炮火的活靶子。

当多尔衮的马队踏碎晨霜时,身后的蒙人营帐正升起炊烟,却不知这缕烟竟成了明军炮阵的绝佳靶标。

他摸着刀柄上的科尔沁文刻,想起布木布泰上次见他时说的话:

"

大汗的刀若不够锋利,就用我族人的血磨一磨。

"

此刻看来,这刀,确实该见见血了。

旗军效仿诸葛亮"

添灶减兵"

之法,暗中拔营时将病弱战马尽皆丢弃,却把蒙部健硕坐骑搜罗一空。

自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事,《三国演义》便被后金视作谋略圣典,经皇太极批注后更成了八旗将领的枕畔书:

多尔衮帐中便藏着一本朱笔圈注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借东风诈败计"

诸般桥段早已烂熟于心。

此刻他望着身后渐隐的炊烟,忽然想起书中"

增灶者进兵,减灶者退兵"

的章回,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罗贯中若知笔下权谋被塞外铁骑学了去,怕是要从坟墓里跳出来骂娘。

更叫人唏嘘的是,三百年后东瀛倭寇竟也捧着这本白话文小说研究"

兵略"

,什么"

声东击西假途灭虢"

被改头换面用在华夏战场。

若罗贯中泉下有知,怕不是要捶碎墓穴里的棺材板,再写一部《驱倭演义》来泄愤——只是他终究想不到,自己笔下的忠勇智计,竟成了外族侵掠中原的刀刃。

蒙人部落终究成了弃子。

旗军"

慷慨"

留下的粮食里,掺着验出毒粉的陈米烂麦,美其名曰"

按军营例供给"

每日两餐,晨起喝能照见人影的稀粥,申时啃掺着砂石的粟米干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