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o章 化学痴女6续归来五(2 / 2)

加入书签

器一钻就是一整天,戴苍摆弄连珠铳时连细微误差都能揪出来,张时淼算力学数据比算盘还快,毕力能更是凭着手感就能调整熔炉温度——

个个都是这号人物,年纪轻轻却在各自领域里钻得极深,连老匠人都得服他们的本事。

就连刘之春的侄子,一个才六岁的娃娃,都透着股不一般的灵气。

这孩子不喜欢玩泥巴、搭积木,反倒总爱蹲在院子里看孔明灯飘,旁人逗他将来想做什么,他竟能脆生生说出“孔明灯靠热气上升,要是给它装个热旋风扇,也能加升力,只要升力过灯的重量,东西就能飞上天”

的话。

小小年纪,脑子里装的全是关于“飞天”

的奇思妙想,不少人都私下议论,这孩子将来说不定能成“航天器匠祖”

刘之春自己倒没太把侄子这通“童言童语”

当回事,只当是孩子看新鲜玩意儿看入了迷。

可这话却意外传到了天文科研究员耳朵里,一下子引来了他们的注意——

已经有人专门把“利用热气与风扇提升升力,实现载人或载物飞天”

当成了新课题,还画了张简单的“飞天装置”

草图,打算拉着物理科的人一起琢磨琢磨。

如今的研究院,正是一派百花齐放的光景:

不管是谁说的话,只要有几分道理、能说出个大概逻辑,都能被当成研究课题来做。

毕竟圣皇从没禁止过任何研究方向,既没说“这个想法太荒唐”

,也没限“只能研究有用的”

,大伙儿想到什么就去试,哪怕最后折腾半天没研究出成果,也不会被责备,顶多就是多耗些材料,没人会追究。

况且大明的矿场本就多,地理科编好的《矿脉勘探手册》,早就交到了四处奔走的“天下行走”

手里——

这些人跑遍了南北各省,就是去勘测水文地理,顺便勘测的矿藏也正好;

内帑还专门拨了钱设了“探矿奖”

,找到新矿脉就能领赏钱,现稀有矿更是能直接换功勋积分。

有足够的材料和资金托底,研究员们自然更敢放开手脚去尝试,不用怕“浪费”

,也不用愁“没钱买原料”

可现在困扰研究院的,压根不是钱财和材料,而是矿奴——

实在太紧缺了。

好些已探明的矿山,只能凑几个人维持低强度开采,挖出来的矿石还不够工坊塞牙缝;

甚至还有不少品相不错的矿脉,直接荒在山里没人管,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

有限的矿奴人手,基本都扎堆在石油、铁矿、铝矿、煤矿、铜矿,以及几种造机器必需的稀有矿上,日夜连轴转都不够用,根本抽不出人去顾别的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