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o章 还有至宝建天下殿三(2 / 2)
受了朱有建绘制舆图的影响:
他当初画世界舆图,本是出于对华夏文明“错失地理现”
的意难平,也悄悄掺了些前世太阳星系图的想法;
可当时为了让星图、舆图的存在更合理,不至于被当成“异端邪说”
,才不得不套用“神明启示”
的神话说法,而那些神话观点,也并非他原创,只是前世从网文中看到的零散内容,临时拿来应急的。
朱有建当初推动神谕会诞生,本是觉得它能整合信仰、凝聚人心,符合大明的现实利益,算是一步“权宜之棋”
。
可后来连他自己都渐渐“陷”
了进去——
实在是宗教里的人才太多:
道门、佛门的高僧道长,竟联手给《乾坤圣德经》做注,从阴阳、因果等角度,硬生生注解出一套带有华夏文明脉络的“天启端”
理论;
让原本零散的经文,彻底成了体系化、闭环化的信仰依据,连他这个“肇始人”
,都快忘了最初的“初衷”
。
可眼下这张三维立体界图,却让他没法再用“巧合”
或“梦境残留”
来搪塞解释。
他盯着界图上精准的矿藏标注和南极洲地貌,暗自猜测:
这大抵是人类前文明留下的产物。
毕竟他记得前世看过的资料里,玛雅人曾记载,地球已历经五次人类文明,每一次都展到极高的科技水平,最终却毁于人类自身的手段——
能让文明彻底断代、连痕迹都所剩无几的手段,显然远核科技的威力,否则绝不可能让后世连“前文明存在过”
都只能靠猜测。
界图能归为人类前文明的产物,血玉珊瑚树也能用“深海存在万年未被现的活珊瑚种群”
来勉强解释,可这颗“天德珠”
,却让所有“常理”
都显得苍白无力,找不出半点合理的科学依据。
按大明流传的五行学说,太祖定鼎时就钦定大明属火行,火行对应赤色、红色,而这颗珍珠恰好是温润的水红色,与火行之色隐隐呼应;
更巧的是,它不仅天然形成了“德”
字,还有篆书样式的“天”
字——
这“天”
字的构形格外奇妙:
上面一横像简化的“人”
字,下面的“大”
字横笔拉长,又酷似“火”
字的轮廓,合起来竟成了“人火”
的形态,正好暗合大明属火的说法。
再对照《易经》里“乾为天、为父、为长者”
的释义,“天”
又能直接等同于“乾父”
“至长”
,与皇帝年号“乾德”
完美契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