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设民事司立学政监五(2 / 2)
打:
“另外,有件事得说在前面——
学政要是恢复得不好,钱爱卿可得自掏腰包,给下属官吏补贴薪俸。
朝廷不接受‘失败的结果’,要是办砸了,那就是涉嫌骗取太仓银,刑部有权提起公诉——
到时候,你这官身和功名,可护不住你!”
钱谦益的心情像坐过山车,前一秒还因“代理学政监监正”
的任命欣喜不已,下一秒就被这话惊得僵在原地,后背瞬间冒了汗。
他心里清楚,自己现在名义上能参与朝会,实则只是四品官,处境本就尴尬;
而学政监虽只是三品衔,却是原国子监的底子,干得久了有机会加文渊阁大学士衔,甚至能入内阁,这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晋升机会。
可皇上这补充条件一抛,“干得好转正,干不好自掏腰包雇人”
,瞬间让这机会变成了烫手山芋,想接又怕砸了手。
朱有建没再盯着钱谦益,转而扫过殿内其他官员,语气缓和了些:
“诸位爱卿要是有话要说,尽管道来,不必拘谨。
今日朝会,就是为了把该定的事定下来,有疑问也趁现在提。”
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吏部尚书李遇知在底下悄悄用眼神交流。
倪元璐心里没太多波澜——
学政监说白了就是国子监换了个名,原本国子监的员额、俸禄本就有账可查,如今国库又宽裕,没了御史动不动就弹劾“靡费公款”
的掣肘;
再加上礼部散了、工部归入西苑统筹,省下来的银子可不是小数,拨给学政监的经费完全够支撑。
他至今还有种不真实感:
曾几何时,大明户部也能有这么多富余银子?
这在崇祯朝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其实这两年太仓的收入——
银子、粮食、丝绸折算下来,总值并不比往年多,甚至比崇祯朝的平均水平还处于下游,也就一百八十万两左右。
可架不住支出少啊:
有了蓄塘和增雨队,不用再拨钱治河,更没有水患善后的开销;
边境安稳后,军费直接省了大半,这笔钱只用在京官薪俸上,简直绰绰有余。
更别说皇室祭祀不走太仓、紫禁城修缮皇上压根没提过,现在户部最愁的不是没钱,是没事干,倪元璐每天上班都空得慌,总担心哪天户部就被裁撤,自己成了闲官。
有御史台、国子监裁撤先例,又有礼部、工部合并之例在前,由不得各部闲散。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