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设民事司立学政监六(1 / 2)

加入书签

另一边的李遇知更是眼神暗——

这两年吏部实在太尴尬了。

年初早早准备好的京察考评,最后成了“空准备”

南方各省安安静静的像不存在一样;

北方除了北直隶和山东东昌府,其他地方大多没设正式府官,顺天府作为京畿之地不用参加京察;

剩下的河间、保定、真定等府加东昌府,满打满算就八名知府,连一桌子人都凑不齐,考个什么劲?

吏部的官员都比这几位知府多,要不是不少人被派去“天下行走”

,他怕是也要和倪元璐一样,天天担心部门被撤。

不过要说最尴尬的,还得是刑部。

如今刑部大堂就剩尚书张析撑着,再加上几名推官、刑名和堂吏,勉强维持着门面,其他人全被派去“天下行走”

了,张析私下里都快无力吐槽。

自从崇祯十七年三月京市严执法后,京师和顺天府的作奸犯科之事几乎绝迹,连街头斗殴都没了,治安好到让人不敢相信。

登闻鼓两年多没响过,拦街递讼书的人更是不见踪影,从前忙得脚不沾地的张尚书,现在每天只能在刑部后堂养鸡、种些菜打时间。

更别说刑部大狱了,早就空荡荡的——

不管囚犯刑期长短,判完后全被送到延安府当矿奴。

这矿奴还和普通刑囚不一样,没有大赦的可能,只按刑期分等级:

刑期长的去环境艰苦的三级矿山,刑期短的去条件稍好的一级矿山,表现好的能升级调岗,最后还能升成矿城平民。

没了囚犯,刑部连审案的活都没了,成了朝堂上最“清闲”

的部门。

大明如今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矿山多、矿奴少——

前期规划不足,没来得及俘虏大顺军补充人力;

徐州会战又折损了不少俘虏;

攻破后金时也没考虑到后续挖矿需求,没多留俘虏。

现在矿奴缺口大到只能望着满山矿山愁,根本开不完。

眼下在矿山干活的也就二十多万人,可架不住矿山种类多啊:

铁矿、煤矿、石油矿、硝石矿、石灰矿、燧石矿、石英矿,再加上各种小型稀有金属矿,这点人手分摊下去,简直捉襟见肘。

为了让矿奴更卖力,朝廷都把兑换奖励升级了——

开采量越多,能兑换的粮食、布匹甚至生活用品越丰厚,还支持定制需求,实在是没别的办法能填补人力缺口了。

兵部、五城兵马司和五军都督府的官员们,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心想出点政绩保住位置,可现实却让他们没半点脾气:

连从前战事最频繁的九边重镇,如今都成了老兵养老的地方,没仗可打,没敌可防,每天除了操练就是巡逻,还能有什么亮眼表现?

长城更是彻底失去了关隘作用——

后金女真人没了,鞑靼部落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难不成要靠长城防朝鲜?

真要是这样,乾德皇帝怕是都要哭笑不得——

毕竟朝鲜媳妇贤惠持家,若不是大明还得顾着“天朝上国”

的脸面,说不定早就派人去朝鲜“挖人”

,补充国内的人力缺口了。

朱有建这边,对倭人的失望越多,就越对朝鲜人抱有期待——

朝鲜人踏实肯干,还愿意配合大明的安排,比身材瘦小的倭人靠谱得多;

他甚至还曾偷偷盼着多尔衮能头脑昏,学后金当年那样率军入侵大明,好趁机抓些女真俘虏补充矿奴缺口,可到头来,这份期待也注定落了空——

多尔衮早就没了当年后金的锐气,手里既没足够兵力,也没敢和大明叫板的实力,连边境都不敢靠近,更别提主动来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