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暗流涌动瓜分利益二(2 / 2)

加入书签

带着两名同样换装的亲信,贴着墙根悄悄走进城南的一处宅院。

院门上没挂匾额,只在门环旁栽了株爬满藤蔓的月季,花瓣被晒得有些蔫,倒成了最好的遮掩。

流亡在此的福王世子朱由崧,正坐在窗边翻着本翻得起毛边的旧书,书页上还沾着几点不知何时溅上的墨渍。

他听见脚步声,连忙放下书卷,手指还下意识地捏着书页一角,眼底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却又强装镇定,只缓缓起身道:

“是瑶草(马士英字)来了?”

两人屏退左右,厢房里只剩桌上的茶盏冒着热气,窗外的蝉鸣聒噪了一个多时辰,声浪裹着暑气往屋里钻,直到日头偏西,把影子拉得老长,马士英才躬身告辞,走出房门时,脸上带着难掩的凝重,连脚步都比来时沉了几分。

六月初十,马士英换回了官袍,一身绯色公服衬得他面色格外严肃,径直出现在应天府南京的都察院。

他没去正堂,绕着回廊直奔陈良谟的值房,进门就屏退了端茶的吏员,不等陈良谟让座,第一句话就砸了过来:

“大明已亡,顺天府那边,早成了闯贼的天下?”

陈良谟闻言,手里的白瓷茶盏猛地晃了晃,琥珀色的茶水洒在天青色衣襟上,晕开一片湿痕,他却浑然不觉,只怔怔地看着马士英,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

马士英见状,索性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

“当务之急,不是纠结亡与不亡,是得在南京立福王世子为君,赶紧重建大明基业,不然江南迟早要乱。”

可陈良谟却迟迟没应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的木纹,掌心的汗把木头浸得暗——

他怕啊,离开京城时,崇祯还在西苑,如今到底如何,亡国之言,他不过就是猜测。

沉吟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犹豫:

“不如学太祖当年在濠州的做法,先缓称皇,只称监国,广积粮、招兵马,等稳住阵脚再说?”

七月的南京,热得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正午的日头把都察院的青砖地晒得烫,连穿堂风都裹着灼人的热气。

可分散在苏、浙、赣各地的御史们,却顶着酷暑陆续赶来,有人赶路时中暑,喝碗藿香汤缓过劲就往都察院跑,官袍后背的汗渍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