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暗流涌动瓜分利益八(2 / 2)

加入书签

封赏名单念得清晰,有人垂谢恩时,帽檐上的白霜都沾了几分喜气。

这场大典的铺垫,早在乾德二年十二月就藏进了南京城的暗潮里。

马士英在书房翻宗人府名册时,手指总在“朱常浩”

三个字上反复摩挲,烛火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块沉甸甸的墨团。

他特意挑了个雪后初晴的日子,派心腹带着密信去凤阳,可那人刚在朱常浩面前说明来意,这位宗正就猛地拍了案,茶盏里的残茶溅了满桌。

“朱由崧这是数典忘祖!”

朱常浩的吼声震得窗棂都颤,手指着来人的鼻子,指节捏得白,

“竟敢割据一方,自立为帝,眼里还有大明的祖制吗?”

话里的冰碴子能硌疼人,半点转圜的余地都没留,心腹灰头土脸地往回走时,连凤阳的寒风都像在嘲笑这场失败的沟通。

消息传回南京时,马士英正对着名册上的宗室谱系出神,听回报的人说完经过,他只皱了皱眉,指腹蹭过纸页上的墨迹,随手就把名册翻到了下一页。

朱常浩不肯点头,那就换个人——

他的目光在朱由崧叔父辈的名字里逡巡,最终停在“朱慎锥”

三个字上,指尖重重一点。

没过几日,任命朱慎锥接任宗人府宗正的圣旨就了出去,重建宗人府衙门的工匠也立刻在城南选了址。

没过多久,一队队拉着雕梁画栋木料的马车就碾过青石板路,松木的清香混着刨花散在空气里,明眼人都看得明白,这是要和凤阳的宗人府,实打实分庭抗礼了。

自此,大明的土地上第一次裂出了宗人府的“双生镜像”

凤阳老府里,朱常浩每日仍穿着绣银线的宗正朝服,把“正统”

二字刻在案头的玉印上——

属官递来的文书,但凡提了南京新府半个字,他便掷回案上,墨汁溅得朱批都变了色;

库房里封存的宗室玉牒,他亲自加了三道铜锁,连擦拭都要自己动手,仿佛守着这些,就能守住大明祖制的最后一块骨血。

而南京的新宗人府里,朱慎锥捧着弘光帝亲赐的鎏金圣旨,在雕梁画栋的正厅里坐得笔直,属官报上来的宗藩事务,他提笔就批,落款必写“奉弘光帝旨”

,新铸的宗人府大印盖在纸上,红得像一团燃着的火。

两边文书不通、信使不往,连宗室子弟探亲,都要绕着对方的地界走,这般对峙的架势,竟和南方弘光朝廷与北方乾德朝廷的僵局,奇异地叠在了一起。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