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鲁豫总督将出何处五(2 / 2)

加入书签

当年流寇破城后,竟把战死的士兵连人带兵器捆在一起,密密麻麻悬挂在裂谷深处的岩壁上,风吹过时,骸骨碰撞的声响在谷中回荡。

难怪马岱即便遁入空门,后来重新从军,也总在梦里见到弟兄们的身影,那是亡魂在等着他带自己回家。

马岱本就是条光棍汉子,听寺里住持说朝廷要他下山带兵,没多犹豫就应了:

“去告诉陈奇瑜,他要是当总督,我就给他做先锋将!

反正弟兄们的仇得报,妻儿当年盼着我守土报国的意志,也得接着守下去。”

说这话时,他亲手收拾行李,僧袍叠得整整齐齐,却把磨得亮的旧腰刀紧紧攥在手里。

五军都督府一接手防务,思路立刻变了个样——

他们直接提了个硬茬方案:

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高第、宁远总兵吴三桂、山东总兵刘泽清、辽东总兵吴襄,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将,按理说都还活着,正好调去山东、河南、陕西一线布防,死死拦住南直隶叛军北侵的路。

可真要查这些人的下落,却查出了一团乱麻。

满京城只找得到吴襄,其他人别说领朝廷粮饷,连在兵部、都督府报备过行踪的记录都没有,活脱脱像从人间蒸了一样,半点踪迹都摸不着。

倒是吴三桂还有点零星消息——

据说崇祯十七年十月,吴襄向朝廷请罪时提过一嘴,说儿子回了高邮祖地。

可这话听着更悬:

吴三桂走了,他原先守山海关的那些兵将呢?

是跟着回了高邮,还是散落在别处?

没人能说清楚,只留下个没头没尾的谜。

既然吴三桂没了踪影,吴襄年纪不到六十,身子骨还算硬朗,按说该挑起重担领兵作战。

兵部尚书张缙彦也不绕弯子,直接登门去了吴府。

可吴襄是真不想再踏战场——

如今他日子过得赛神仙,河南有三十万亩良田,洛阳有三间绸缎铺,还有两座织锦工坊,当年拼死打仗图的不就是这些?

现在啥都有了,哪还愿意把脑袋拴在腰上拼命?

架不住张缙彦软磨硬泡,从家国大义说到家族安危,吴襄最终只能叹着气应下,愿领五千兵去归德府驻防。

这边刚把吴襄的事敲定,马岱那边也领了令——

带着五千兵驻守汝宁府和南阳一带,牢牢卡住南直隶往北的要道。

陈奇瑜自己则亲率三万人马,一边在徐州城外搭营练兵,一边盯着防线,心里还盘算着,等兵卒练出些模样,就把防线往南推到凤阳府,实打实形成对南直隶的压制态势。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