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健康规划人口比例二(2 / 2)
生活不好吗?
非要把自己逼得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
他大概从没意识到,全大明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懒散的人——
上到朝堂大臣,下到田间佃户,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甚至私下里盼着一天能多出几个时辰,好把没做完的事赶完。
高起潜听着皇帝的话,心里满是无奈,圣皇的命令不能违抗,可手头的民事工作也不能停。
思来想去,他只能想出两套方案折中:
先从司里挑出一半人,集中去医科学习医疗知识,剩下的另一半人继续处理孤儿寡母将养分配这些紧急事务,每天两拨人轮着交接,尽量两边都不耽误。
朱有建见高起潜把事情安排妥了,索性不再干涉下属工作,转而让人把李具庆召到御书房,直截了当问他:
“该怎么系统性做防疫?
比如一年四季定期洒药水,把河流、田野、生活区都护起来。”
李具庆早有准备,想得格外周全:
“草药汤剂虽能防病,但要在全国推行太难,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懂煎药的人。”
于是他提出个接地气的法子:
让乡村里的“赤脚医生”
就近采集常见的防虫防病植物,比如乌桕树果实,既能筛洗出防疫的汁液,剩下的渣还能用来制作蜡烛,一举两得,这方法在《本草纲目备注》里早有记载;
除此之外,像艾草、菖蒲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也有类似的防疫效用,成本低、易获取,最适合在民间大范围推广。
朱有建别说认乌桕树果实,连乌桕树长什么样都没个印象,听着李具庆说得头头是道,自然全凭专业人士拿主意,当即挥了挥手下令:
“你就从这些常见植物里挑实用的,编一本老百姓能看懂的卫生防疫手册,到时候跟着邸报一起往乡间传,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怎么防病害。”
李具庆听完这话,心里又惊又喜——
李时珍家族的人,打小就对着医书典籍长大,对着书立说有着刻在骨子里的渴望。
可自从先祖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这部集大成的医典后,后世子孙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在原作基础上做些备注、添录或是解注的活儿,想另着一部能越的典籍,简直是难如登天。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