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廷决东南,巡按回京(三)(2 / 2)

加入书签

奇思妙想里,会不会藏着下一个改变天下的发明呢?

朱慈炯见弟弟朱慈炤都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顿时涌了上来。

他正潜心研究凹镜与凸镜的反向成像原理,眼下已小有成果——

不仅成功放大了蚂蚁的腿,还清晰地观察到腿上倒刺般的细毛。

研镜工坊见他如此专注,主动为他辟出一间工作室,让他能心无旁骛地钻研光学奥秘。

另一边,朱慈烺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天赋。他从学堂毕业后进入研究院商贸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类商学知识:

从《永乐大典》收录的“商鞅变法”行商录,到《吕氏春秋》里的商场话术;

从西汉的“本末论”到东汉的“西域商闻”,再到各朝各代的“贾说”,本本都翻得卷了边。

他的商业头脑深得乾德皇帝认可,连朝臣都私下议论,这孩子将来在商贸领域必定大有作为。

可很快就有朝堂大员站出来反对:

“嫡长子当多读治国经纶,岂能沉迷商学?

商人不入正籍,乃贱业也!”

乾德皇帝听后,竟点头称是,随即话锋一转:

“既然如此,朝堂诸公皆是读书人,家中商铺怕是也该关了。

工坊本属商业,总不能与天下人争利吧?”

这话本是东林党用来攻击皇帝的口头禅,如今反倒被乾德皇帝拿来反击,顿时让一众官员哑口无言,头疼不已。

一个会搞钱的皇帝从来不好对付,万历皇帝便是前车之鉴,当年君臣因财权之争数十年不和,导致朝政出两门,各搞各的一套。

如今官员们最担心的,就是乾德皇帝重走老路,让朝堂再次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当然了,这是老成持重说法,内里想表达的是——

不会将我们撇开自己发财吧?

太子怎样就怎样呗,继位以后继续现在政策就是好皇帝,如若不然,自然也有办法做些事情。

殊不知,朱慈烺的导师可是高宇顺,他如今已是研究院里的“奇人”。

所做学问总透着股剑走偏锋的诡异,把“新编三十六计”融到了骨子里,教给朱慈烺的东西,连旁听者都觉得“有点吓人”。

但乾德皇帝却对这对师徒充满期待,甚至私下对朱慈烺说:

“好好学,有希望!”

——海师能成海盗,若商业上能出个“商盗”,大明的走私团队何愁不成气候?

在皇帝眼里,这可比死读经书有用多了。

他现在已经在思考,以后的走私团队,是不是可以以这位好大儿为头目,毕竟头脑活络的继承人,有益于帝国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