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功勋命名,临幸后宫(五)(1 / 2)
结果正德皇帝真长成了离经叛道的性子。
他会不会治国先另说,反正打小就跟文官集团对着干,成年后的政治能力更是幼稚得可笑——
居然给自己封了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头衔,还专门发圣旨让自己以这个身份带兵出征。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帝王准则,他半分没放心里,完全没意识到:
自己是大明唯一的皇帝,若是真在战场上被敌人俘虏或受伤,整个王朝都会陷入混乱,那才是塌天的灾难。
更离谱的是《正德实录》里的记载:
“帝隐疾,绝床笫,后久未成妇。”
意思是正德帝有生理隐疾,没法行夫妻之事,连他的皇后都一直没能真正成为“妇人”。
朱有建看到这儿都忍不住皱眉:
这点不过是常见的包皮过长问题,宫里的御医连个简单的环切手术都做不了吗?
分明是没找对法子,也没上心解决。
更诡异的是正德帝母亲张太后的态度。
明知儿子有隐疾,不赶紧召集太医院御医会诊、想办法解决,反而心疼儿子“怕做手术疼”,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漠视不管。
最后明武宗落得个绝嗣的下场,堂弟嘉靖帝继位后,还借着文官的评价,给了他一个“武宗荒淫无道”的定论。
朱有建看到这儿更是哭笑不得,忍不住吐槽:
“淫个毛线啊?
作案工具疼得没法用,人家连正经女人都没碰过,就只有女官教他闺房之事时没成功而已!
这‘荒淫’的帽子扣得也太冤枉了!”
所以说,平民出身的后妃真的好吗?
至少张太后这般,实在太过“佛性”,连“帝王绝嗣关乎王朝传承”的基本人伦之道都不懂——
皇帝没了子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忌。
后来嘉靖帝继位,对这位“皇太后”态度极差,不仅削减她的用度,还刻意冷落,张太后只能在深宫天天以泪洗面,这也是她当年漠视儿子隐疾的自食其果。
周皇后此番对朱有建的竭力奉承,一半是依兰香催发了心底的情愫,更多的是近三年久旷之身积压的渴望。
可她毕竟是平民出身的周玉凤,入宫前没学过宫廷相处之道,入宫后又只听内官的教导——
内官们说“皇后当端庄严谨,为东西六宫做表率”,她便真的像提线木偶般照做,连敦伦之时都端着那份拘谨,一言一行都透着僵硬,半点不见夫妻间该有的灵动与亲昵。
崇祯本就不喜这般“木头”似的相处,若非东宫太子朱慈烺是她所生,按祖制皇后不能轻易废黜,恐怕早已对她彻底疏远。
也正因如此,崇祯五年之后,原身愈发宠爱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田秀英,还特意将她安置在东宫旁的承乾宫——
“承乾”二字,分明是盼着她能常去乾清宫承欢,这份偏爱再明显不过。
偶尔,他也会对贵气柔软、性子温和的袁秀娥施些恩宠,毕竟原身素来喜欢温柔如水,却又不矫揉造作的女子。
说来也怪,田秀英、袁秀娥这两位出身北方的贵妃,竟比江南苏州府出身的周皇后更显温婉灵动,实在出人意料。
也正因皇帝偏爱田秀英,她的父亲田弘遇才敢放心去江南搜罗美女,一方面是想给皇帝“献美”讨欢心,另一方面也是为女儿巩固地位、为田家谋利。
这事倒也不算全无成效,至少为后宫添了容貌出众的沈安妃与方宁妃。
后来田贵妃病逝,田弘遇还能安稳留在朝堂上,这便是原因之一——
更何况田贵妃生前为皇帝生了四子三女,虽夭折了五个,好歹留下了皇子朱慈炤与公主朱媺媤,这份生育之功,也让田家多了层旁人没有的保障。
说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