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设民事司,立学政监(一)(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大半天的缓歇,在各宫嫲嫲端来的红糖水、银耳羹滋养下,再加上嫲嫲们有意无意的“昨夜里圣皇待各位娘娘可真体贴”这类话旁敲侧击,启祥宫的六位妃嫔才算慢慢忆起昨夜的旖旎事——

刚理清几分片段,红霞就从耳根一路漫到了脖颈,连指尖都透着热,刘惠妃更是捂着脸颊低呼:

“真是……真是荒唐极了!

咱们怎么就做出那般不知羞的样子!”

想起昨夜自己那止不住的轻唤声,还有那些不自觉的依偎动作,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接着又忍不住相互调笑验证,可话没说两句,脸就红得能滴出血来,连呼吸都变得急促。

沈安妃先按捺不住,凑到方宁妃身边,用胳膊轻轻戳了戳她的腰:

“姐姐昨夜的声音可真大,害得我身子都跟着发软,差点没稳住。”

方宁妃被说得耳根发烫,羞得伸手去拧她的胳膊,嘴里嗔怪着“就你记性好,专记这些丢人的事”,眼底却藏着几分掩不住的笑意——

能得圣皇恩宠,哪怕荒唐些,也是值得的。

另一边,王昭仪和李昭仪头挨着头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一个说“我当时都懵了,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一个接“你比我镇定多了,我那会儿连眼睛都不敢睁”,越说越觉得难为情,头都快埋到胸口,连鬓边的珠钗都晃得发颤。

王和嫔见刘惠妃独自坐在窗边的软榻上发呆,手里捏着帕子反复绞着,便轻轻走过去,伸手碰了碰她的手背——

入手温软,却带着点汗湿的微凉。

“妹妹发什么呆呢?

昨夜就属你最大胆,”

王和嫔的声音压得极低,眼里带着好奇,

“皇上来的时候,我们都吓得不敢抬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呀?

居然还敢主动……”

王和嫔记得清楚,自己是第二个被皇上叫到跟前侍候的,那会儿皇上已经把刘惠妃揽在怀里;

她身上的寝衣早被剥得干干净净,像只雪白温顺的小羊靠在皇上胸膛,可刘惠妃却半点不怯,还主动伸手环住了皇上的脖子,凑在皇上耳边说了句什么,惹得皇上低笑出声——

那股子大胆劲儿,是她们几人都没有的。

六位妃嫔里,刘惠妃的身量本就最娇小,眉眼弯弯的,说话时总带着股江南女子般的柔气,谁也想不到她竟是军户出身——

她的爷爷原是广西卫所的军户,后来因朝廷迁百户的调令去了蓟州,在当地娶了河南籍的女子,才算在三河县安了家。

夫妻俩生儿育女,到了儿子这辈,又添了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儿,那最小的孙女儿,便是如今的刘惠妃。

刘惠妃最早只是信王府里的一名选侍,地位普通,平日里只负责端茶递水、伺候笔墨。

直到信王继位成了崇祯帝,她因生下皇子朱慈灿,才被破格抬为“惠妃”,父亲也借着这份恩宠,蒙荫成了正四品的三河县伯,一家人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可好日子没安稳过几年,崇祯七年,后金第二次入关劫掠,三河县首当其冲,军民们在城头抵抗了十一天,终究没能守住县城——

她的父亲、兄长、祖父全都战死在城头,县城遭了兵祸劫掠,母亲和嫂子为保清白,在贼兵破门前投了井,连三岁的侄子和刚满周岁的侄女,也没能逃过劫难。

消息传入宫中时,刘惠妃正在给刚满周岁的朱慈灿喂奶,听完内侍的禀报,当场就哭得晕厥过去,醒来后又断断续续悲痛了整整一年,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可祸不单行,转年开春,她的儿子朱慈灿得了场急病,太医们束手无策,最终没能留住;

巨大的悲伤让她动了胎气,腹中刚满六个月的女儿也早产下来,却是个没了气息的死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