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设民事司,立学政监(二)(2 / 2)
重视——
毕竟已经有了肌肤之亲,总不能真看着人寻短见,于是坐下没两分钟,就开门见山问王承恩:
“刘惠妃家里的情况,你都清楚吧?
与朕说说。”
王承恩对后宫妃嫔的底细本就门儿清,尤其是刘惠妃这种有过“全家殉难”经历的,更是记得分毫不差。
他上前一步躬身回话,语气平静地把刘惠妃的家事从头捋了一遍:
从她爷爷原是广西军户、后来因迁百户调去蓟州,说到她父亲借她生皇子的恩宠蒙荫成三河县伯,再到崇祯七年后金入关、三河县破城时她全家战死或自尽,只剩个哭瞎眼的老祖母在民间;
最后连她遭人诬陷入冷宫的前因后果,都一一说了,全程没带多余情绪——
毕竟刘惠妃之前一直不得宠,他也摸不准圣主现在突然问起,是想安抚还是另有安排。
朱有建抱着威龙站了会儿,胳膊就有些发酸——
这猫被养得精细,浑身是肉,看着圆滚滚的,分量可不小。
他赶紧在御案后坐下,把威龙放在腿上,手指轻轻挠着它的下巴。
等威龙发出舒服的呼噜声,他才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半盏热茶暖了暖身子,随即看向王承恩,开口道:
“拿纸笔来记录,朕交待几件事,你得尽快落实。”
王承恩连忙让人取来纸笔,自己在一旁候着。
朱有建一边揉着威龙的耳朵,一边声音清晰地吩咐:
“即日起,设立‘民事司’,让高起潜任司长,先从各部门抽调人手搭起架子。
民事司
第一是养育堂,专门负责收养因战争、灾荒失去亲人的孤儿,管他们的吃喝、穿衣,还得请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
第二是养老堂,收的是同样因战乱、灾荒没了依靠的孤寡老人,给他们找住处、请人照料,让他们能安安稳稳养老送终;
第三是义骨堂,派专人去收拢那些在战争、灾荒里没人收殓的尸骨,就地建义林好好安葬,还得立文书记录骸骨的大概来历,让这些亡灵有个归宿,别成了无主孤魂。”
他顿了顿,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
“除了保障局,民事司还要设个‘民生局’,负责各地水灾、旱灾、蝗灾的治理,还有灾后的善后安置,之前成立的增雨队和蓄塘队,都划到民生局
另外再设‘育生局’,统筹安排全国怀孕女子的定期产检,给她们派医护人员,确保能平安生产,还有婴幼儿三岁以内的定期健康检查,也归育生局管,务必把新生儿存活率提上来;
最后设个‘学教局’,专门派人去各地教老百姓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饭前洗手、勤晒被褥、多锻炼这些,让大家少生病,身体更结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