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民事新立,神谕规仪(二)(2 / 2)
念头并非凭空冒出来的。
自打去了紫禁城这几个月,他早把宫里的门道摸得透透的:
不少二十来岁的小太监,每日除了洒扫庭院、端茶递水,再无别的差事,整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毕竟乾德朝新立了功勋台,没有具体差事就攒不下半分功勋积分,更别想往上爬,一辈子只能困在最底层,连件像样的衣裳都穿不上。
“王承恩虽是大内总管,管的却都是跟朕沾边的近侍、御膳房这些事,没空顾民事司的杂务。”
他屈着手指在御案上轻点,一一数着:
“王德化呢?要管皇城的守卫,要盯着东厂番子的动向,还得统筹皇城司的巡查,两只手早占得满满当当。”
如今把这些闲置的太监派去民事司,既能给高起潜添些人手,帮着登记流民、核对养济堂的账目,也能让小太监们有个挣前程的去处,免得在宫里蹉跎光阴——
这般一举两得的事,倒不用多犹豫。
其实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摸不着头脑:
明明各监各局的差事早就迁去了皇庄,按说宫里用不上这么多太监,怎么偏还留着黑压压一群?
更离谱的是,这些太监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却只能在廊下扎堆闲聊,你说东家长我说西家短;
要么就揣着手在宫道里漫无目的地晃悠,从奉天殿晃到御花园,脚步都透着虚浮。
要是有人问起差事,他们个个都支支吾吾,要么说“等着总管吩咐”,要么说“还没派下来”,连句准话都没有。
可反观宫里的宫女们,却个个清楚自己的活计:
洒扫的宫女寅时就起身擦窗棂,浆洗的卯时准点去浣衣局领衣裳,伺候娘娘起居的更是分毫不差,端茶、铺床、梳发都有定数。
说到底,是宫女们上头有女官层层管着,谁该做什么、几点做、怎么做,分得明明白白,半点错漏都没有。
最后还是各宫的太监管事被问得没法子,不情不愿地站出来解释,语气却透着明显的敷衍:
“我们也不清楚这些太监的底细,只知道宫里娘娘要传个话、送个东西,我们就找他们去跑腿,平时也没个准差事。”
这话听着就不靠谱——
合着这些太监竟成了“临时差遣的闲人”,像没根的野草似的在宫里晃荡,连个正经的去处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