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继续西进,战事焦灼(四)(1 / 2)
奥斯曼帝国对库尔德人十分放心,甚至觉得把阿塞拜疆交给他们管理,是一步绝妙的好棋——
日后帝国进军克里米亚北部的哥萨克地区时,库尔德人能从南方出兵,形成夹击之势,胜算能大大增加。
当时的一切,都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平稳推进,谁能想到,才过了一年,萨非王朝就突然亡了国?
这让打了一辈子仗的卡普丹帕夏格外沮丧,忍不住对着地图叹气:
奥斯曼与萨非打了整整一百三十年,大小战役打了上百场,直到近几年靠着库尔德人的拼死支持,才终于把肥沃的两河流域纳入版图,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萨非就没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能在半年多时间里,就把一个存续了百余年的王朝彻底碾碎?
他们把周边势力挨个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哈萨克汗国偏安中亚,连自己的牧场都守不住,没这实力;
莫卧儿帝国远在印度,正忙着处理内部叛乱,也做不到跨海西征;
鞑靼人早已彻底没落,部落间天天为了争夺水源和草场打得头破血流,连自己人都无法统一,更别提组织大军灭国。
思来想去,唯一能勉强联想到的,只有遥远东方的大明王朝——
可早有商队传来消息,大明正深陷内乱,农民起义军都快打到京城了,朝廷连自家的江山都快保不住,根本没精力跨越大沙海,去攻占萨非王朝这种没多少实际利益的地方。
至于阿拉伯诸王国,他们更是连考虑都懒得考虑——
要不是阿拉伯中部全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行军补给根本无法推进,那些地方早就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轮不到阿拉伯人占着。
如今沿海的绿洲全归帝国所有,椰枣树结的果子能供给军队,清澈的泉水也能满足驻军需求;
而阿拉伯人只能龟缩在内陆沙漠的零星绿洲里,日子过得紧巴巴,连往日穿梭于各国的商队,现在都难觅踪迹,手里的武器还是几百年前的弯刀,根本不可能有颠覆萨非王朝的力量。
喀山汗国早已落入罗斯帝国手中,奥斯曼的官员们能想到的,阿巴斯二世自然也能猜到——
在他们眼里,定然是罗斯帝国倾尽全国兵力南下,才一举踏平了萨非王朝。
这种猜测听起来合情合理,于是他们立刻断定:
此刻罗斯帝国的核心腹地莫斯科,必然军力空虚,这正是奥斯曼帝国趁机北上、抢占土地的好机会。
可这“机会”到底靠不靠谱,谁也说不准——
毕竟灵僵沙贾汉的百万军团,早已在安卡拉城外集结,正忙着筹备渡海,目标直指奥斯曼的心脏伊斯坦布尔。
先前在安卡拉城外,灵僵沙贾汉总算想通了制胜的关键:
若想打赢这场仗,就必须不断扩充活僵的数量。
眼下这种只懂杀戮、不做转化的方式,纯属消耗兵力,显然走不通。
可它既没法彻底约束那些失控的暴虐兽僵,又舍不得放弃骑兵人僵挥刀冲锋的威慑力,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重拾“血气污染”的老本行,让更多生物变成自己的“战力”。
于是,一套新型攻城战术应运而生:
每次进攻前,先把暴虐兽僵放出去包围城池,任由它们周身散逸的黑色血气弥漫全城,悄无声息地污染城里的人类与动物;
等城里的生物大半被感染、失去抵抗能力后,再调遣这批刚转化的活僵去进攻下一座城,如此循环往复,像滚雪球般壮大队伍。
以安卡拉为中心向西辐射的区域里,散落着十二座人口二十万上下的大城,还有二十多座依河而建的村镇。
那些毫无防御能力的村镇,根本挡不住暴虐兽僵的冲击,短短半天就被撕成了碎片,连屋顶的茅草都染满了血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