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刺影未散,太守起谋(2 / 2)

加入书签

环节都必须经得起苟曦那双毒眼的审视!

乱世之中,兵权即是命脉!但养兵的根本是什么?是钱!是粮!钱粮的根本又是什么?是治下的百姓!只有让东平郡的百姓安居乐业,仓廪充实,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养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而反过来,一支强大的军队,又是保护百姓安宁、震慑四方觊觎者的根本保障!这如同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

一个无比清晰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他纷乱的思绪,照亮了前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

马清坐在地上的影子,此刻已经完全被周围密集的火光吞噬、覆盖。方信、袁通、王诚、汪苍、丁鱼、蒋宽等心腹幕僚和亲卫,手持火把,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明亮的包围圈。

没有一个人上前打扰他。他们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只是用目光无声地注视着他们蜷坐在地的太守。

他们以为,他们的太守大人刚刚经历了被刺客挟持的奇耻大辱,此刻定然是身心俱疲,痛苦不堪,需要时间独自舔舐伤口,平复那翻腾的屈辱感。

马清依旧维持着蜷坐的姿势,下巴搁在膝盖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跳跃的火苗。然而,在他看似颓丧的外表下,大脑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着。边界驻军、墨家动向、金文之死、百姓生计、军队建设……无数条线头在他脑海中纠缠、碰撞、梳理。如何在苟曦的屠刀下求生?如何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谋取一线生机?如何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箴言,在这乱世兖州的东平郡,变成实实在在的力量?

火光在他眼中跳动,仿佛点燃了深藏的火焰。

******

三天后,马清带着方信,袁通两人出须昌往西赶向廪丘。

前一天夜里,王诚和方琦两校的两千步骑已经悄悄潜入东平和濮阳边境。

马清三人出须昌后沿济水边的官道向西南行。

这一带是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济水流速平缓,河面宽阔,两岸芦苇丛生,水鸟栖集。

按季节,这里该是粟田麦浪翻滚的海。可眼前田间稀稀拉拉,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在地里舞动锄镐,像蚂蚁在干枯的土地上忙碌——景象是荒凉的,也是警醒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