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封藩(3 / 4)
nbsp;是那个老师,教导的太过于超前了。
又或者说,不是什么经学大家,都未必懂得秦雄英说的典故。
故此。
庆皇觉得秦雄英的批奏,固然卖弄了才学,但属实不美,不够接地气,太复杂了反而不利于下面的人执行。
好在。
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儿。
秦雄英态度相当端正。
“孙儿晓得皇爷爷的意思,今后定然注意。”
庆皇见此点了点头。
“至少上面写的意见还是蛮不错的。”
说完,庆皇又瞧见那纸张上的几个字。
“写准、可、知,也的确算是个法子。”
“以后若自己为政了,拿不定主意了,就像你六叔这般,写个知字。”
“然后再单独询问一些臣子,比如这谨身殿内的诸多大学士,要单独召见,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看法,然后再自己总结下,选取个最合适的。”
庆皇毫无顾忌的传授着御下的手段。
单独召见,是为了防止这群老臣私下串通,口风一致了,从而让人从中谋利。
等信息吃足了。
更容易做出合适的判断。
而这些。
基本都是上位者的基本素养。
这跟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
今日批奏,到底为此耽搁了许久。
加上中午用膳休息等,大概到了下午三四点钟,谨身殿的事儿才忙完。
这也跟过年期间,积压了许多政务有关。
可以预见的是。
接下来几天必然会越来越忙,随后等积压事务忙完之后,便可恢复正常。
至于让秦允炆主持修建东陵的事儿。
庆皇亲自下达了批复。
再议!
没有答应。
也没有拒绝。
一个再议,其实就如同用来钓鱼用的鱼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