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水泥,就有修路的本钱,一切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李彻是个行动派,不习惯过度计划,凡事先做再说,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他立刻组织施工队,组织了劳工五万人,投入修路大业之中。  &">     有了水泥,就有修路的本钱,一切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李彻是个行动派,不习惯过度计划,凡事先做再说,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他立刻组织施工队,组织了劳工五万人,投入修路大业之中。  &">

第221章 这难民怎么好像比昨日多呢?(1 / 9)

    有了水泥,就有修路的本钱,一切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李彻是个行动派,不习惯过度计划,凡事先做再说,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

    他立刻组织施工队,组织了劳工五万人,投入修路大业之中。

    其中不到两万人为农闲的百姓,另外三万人都是高丽、契丹的战犯。

    百姓们是有工钱的,虽然不多,但也能在农闲之时补贴家用。

    战犯们的待遇就没那么好了,只提供一日两餐,并许诺了他们修完路后提升一级民爵。

    即便如此,战犯们也甘之若饴,因为他们看到了高民爵的好处。

    等到工人召集差不多了,李彻便开始规划路线。

    首先要修的第一段路,是从朝阳城到山海关这一段,全程约三百里。

    之所以选择修这段路,就是为了方便商队出入山海关。

    李彻亲自带着工正所众官员,去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并且定下了第一期工程的五十里路段。

    “殿下,您当真要修十丈宽的路?”刘业一脸吃惊地看向李彻。

    “没错,就修十丈宽的。”李彻回道,“而且在交通交叉口,还要再适当加宽,以免发生拥堵。”

    刘业面露纠结之色。

    原本他是负责朝阳城规划那摊子事,如今朝阳城已经走上正轨,城池规划也没那么急了,李彻便把他拉入了修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