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三把火(2 / 3)

加入书签

,所有人才真正略微窥见,这位年轻皇帝心中那庞大帝国蓝图的一角。

当然,也并非所有官员都赞同李彻的说法。

他们觉得,即便不是严苛之法条,那也比不上人治。

毕竟人有心,而法无情。

各代朝廷用儒家学说和人治,统治这片土地上千年了,岂是说改就改的?

当然,李彻不会顾及他们的感受。

依法治国这条路阻力再大,也必须要走,绝非是几个老夫子能反对的。

眼见修法之事已定下基调,李彻并未停下。

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抛出了新朝的第二道重大改制。

“这第二道旨意。”李彻目光扫过下方,缓缓坐回龙椅,“关乎天下州郡治理。”

“朕观前朝旧制,行政区域划分混乱,州、府、郡、县交错重叠,层级繁多。”

“不仅政令传达迟缓,更易造成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甚至形成割据苗头。”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敲在众人的心头上。

“此等弊政,不可再续。”

“朕决定,在大庆全境推行‘行省制’,统一行政层级。”

“此制已在奉国试行多年,成效卓著,想必诸位爱卿亦有耳闻。”

此言一出,殿内倒是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甚至不少官员暗暗松了口气。

行政区域改制,虽然动作颇大,但主要涉及的是官员体系的调整和地图上的重新划分。

并不直接触动官员的核心利益,更不会立刻去折腾底层百姓。

相比于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修法’,这事儿就显得柔和了许多。

而且奉国行省制的高效,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因此,众臣大多垂首表示赞同,并无异议。

李彻见状,微微颔首,知道此事阻力不大。

随即,他脸色再次沉静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凛冽的寒意。

所有人都知道,重头戏恐怕要来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是皇帝呢?

如今李彻正式入主帝都,怎么都得折腾一番,肯定不是两道旨意就能停下的。

“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积弊最深、关乎国本之事”

“税赋!”

这两个字如同拥有魔力一般,让殿内几乎所有官员,心头都是一紧。

赋税,是帝国的血脉,也是最能牵动各方神经的敏感领域。

李彻没有立刻阐述新政,反而目光悠远,缓缓说起了一段往事:

“朕还记得,当年在北地,以王氏为首的世家勾结官吏,撺掇贼寇反叛燕国,意图不轨。”

“朕与燕王奉命查办,最终在蓟县将其首恶一网打尽。”

说到这,李彻看向身旁的李霖,后者也点了点头,显然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

“事情本已了结,朕与燕王押着人犯准备离开蓟县之时,却突然有数百名衣衫褴褛的百姓,拦在了朕的马前。”

“他们痛哭流涕,看上去可怜极了,你们猜,他们求朕什么?”

众官员屏息,隐隐猜到了什么。

“他们是来为那些被抓的世家老爷们求情的!”李彻的声音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意,“他们跪在地上,哭着对朕说:‘青天大老爷,您行行好,放了王老爷他们吧!’”

“朕问他们为何?你们可知他们如何回答?”

李彻回忆着当时百姓凄惶的语气:“他们说:‘俺们之前的土地,因为要交的税赋太多,活不下去了,是王老爷他们好心,买了俺们的土地,还让俺们当佃户,这才能有条活路啊!王老爷他们是好人,是善人呐!’”

故事听到这里,许多大臣的脸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