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渔网不算兵器(1 / 3)

加入书签

李彻见他又折返,以为还有什么重要的军政要务,神色一正:“何事?”

诸葛哲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意,回道:“并非什么大事,是奉天那边传来消息,两位皇子与公主殿下,已在守夜人护卫下启程,预计这几日便可抵达帝都了。”

“臣是想请示陛下,是否需要派遣人专程前往接应一下,以确保万全?”

李彻闻言,这才恍然想起此事,紧绷的心弦也随之放松。

是啊,孩子们要来了。

当初自己从奉天南下是来打仗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自然不能将年幼的孩子们带在身边冒险。

后来局势稍定,常凝雪等妃嫔虽已前来会合。

但考虑到帝都初定,局势依旧错综复杂,万一有变,恐怕被一锅端了。

故而也并未急着将孩子们接来,只是留燕氏在奉天照顾他们。

如今,南方战线已经推远,帝都经过数月的整顿也算是秩序井然,也是时候把接他们来团聚。

这帝都,终究将是他们未来长期生活的地方,一时半会儿回不去奉国了。

李彻点了点头,吩咐道:“嗯,此事朕知道了,找个将领前去接应吧。”

虽说帝都周边已无成建制的叛军,但难免有些零星的贼寇或溃兵流窜,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臣遵旨。”

诸葛哲应下,但他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稍作迟疑,又开口道:“陛下,还有一事......如今新朝已立,文武百官皆已论功行赏,授以爵位。”

“而两位皇子与公主殿下,身为陛下嫡脉,至今却身无爵位......是不是,略显不妥?”

李彻听到这里,顿时明白了诸葛哲的潜台词中的意思。

他不由得指着诸葛哲,笑骂出声:“好你个子渊,跟朕还绕这么大圈子?”

“什么封爵不封爵的,你真正想说的是让朕尽早确立储君之位,以安国本吧?”

诸葛哲被点破心思,也不尴尬,反而坦然笑道:“英明不过陛下。”

霍端孝在一旁没有说话,以他的性子,是不愿意参与立嫡这种事情来的。

李彻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收敛了笑意,陷入沉思。

他理解诸葛哲的担忧,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而言,确立继承人确实是稳定人心的重要一环。

但是......他心中也自有考量。

首先,他自己如今不过二十出头,年富力强,身体康健,大概率不能说嘎就嘎了。

远未到需要考虑身后事的时候,不必如此急切。

其次,长子李承虽然聪慧稳重,小小年纪已显露出不俗的气度,颇有几分人主之相,但他终究还是个孩子。

过早地将储君这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引来无数的关注乃至敌意,未必是好事。

他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李承乾的覆辙,没有一个完整童年的孩子,心思是不健全的。

在他看来,等孩子们再长大一些,或者成年之后,再根据他们的品性和能力来确定储君人选,也为时未晚。

而且,没准李承压根就不想继承皇位呢。

大庆未来的皇帝可未必是什么美差事,未来的李彻既要削减世家,也要削减皇权。

当然,李彻也明白,诸葛哲提出此议,完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为了争一个从龙之功。

思虑既定,李彻开口道:“子渊,你的心意朕明白,不过立储之事关乎国运,不宜操之过急。”

他见诸葛哲似乎还想再劝,便抬手制止,继续说道:“这样吧,太子之位暂且不议,先给孩子们封个爵位,堵一堵悠悠众口。”

诸葛哲也不好多说,只得拱手道:“谨遵陛下旨意。”

他略一沉吟,便做出了决定:“册封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