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立法权(2 / 3)
别人’的爷爷相加呢?”
文载尹彻底没了脾气,感觉自己半生所学的逻辑思辨,在这些刁钻恶搞的问题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他深吸一口气,正色问道:“陛下,请恕老臣直言,此等题目皆是在玩弄文字,设置些语义陷阱,于考察学子真才实学究竟有何益处?”
李彻脸上的玩笑之色渐渐收敛,轻轻摇头道:“文老,莫要小瞧了这几道题。”
“它们考核的并非经义记忆,而是考生的急智与思维方式。”
文载尹一脸疑惑:“思维方式?”
“正是。”李彻解释道,“此等题目看似刁钻无理,细究之下,却自有其内在逻辑。”
“关键在于,考生能否跳出固有僵化的思维惯性,不被表象迷惑,从更高的层面审视问题。”
“待到他们为官一方时,遇到的突发状况和复杂人情比这更加复杂,若只会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如何能应对自如?”
“朕是要通过这些题目,筛选出一些不拘一格的变通之才。”
“哪怕不能答出,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世上之事并非都会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总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意外。”
其实李彻出的这些题目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后世的考公原题。
看似抽象,但考核的就是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文载尹闻言,沉思片刻,脸上渐渐露出恍然之色。
他深深一揖:“陛下思虑全深远,老臣拜服,原本老臣还想着,或许能在科举事务上为陛下分忧。”
“如今看来,实是跟不上陛下的节奏了。”
李彻闻言,却是微微一怔,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话中的异样:“朕不是让你去牵头编写新法了么?怎么,是新法的编纂遇到困难了?”
文载尹摇了摇头,从袖袍中取出一本册子,薄薄不过十几页纸,双手呈上:“老臣正欲禀报陛下,新法编撰已初步有了些框架,此乃部分草稿,请陛下过目。”
李彻接过册子,入手轻轻一捏,眉头便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
但他没有立刻出声,而是迅速翻看起来。
他看的很仔细,越看眉毛皱得越深。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文载尹:
“不行啊,文老。”
文载尹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皇帝会否定得如此干脆。
不由得问道:“陛下,这几条法规皆是臣等精研大庆旧律之后,去芜存菁,又参照前朝典章加以修正而成......不知陛下觉得,是哪里不妥?”
“哪里都不行,尤其是法条不够具体,太模糊了。”李彻语气肯定道。
他随手翻开一页,指向其中一条:“比如这个‘狂悖罪’。”
“何谓‘狂悖’?法条上指出藐视圣旨、殿前失仪、私下非议朝政......这些行为,难道都能用一个‘狂悖罪’囊括吗?”
“在朕看来,它们性质不同,轻重有别,完全可以单列为不同的罪名,规定不同的罚则。”
他拿起那本薄薄的小册子,在手中掂了掂,分量轻得让他摇头:“朕觉得,这不够厚,远远不够。”
“立法若是如此笼统含糊,便留下了大片可供解释的灰色地带,日后必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日后会有人借此曲解法律,构陷忠良,此风绝不可长!”
“一部完善的法律,当尽可能巨细靡遗,面面俱到。”
“每个法条,都必须清晰地指向具体的行为,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规定相应的刑罚。”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日后判案,官吏能严格依据律条宣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治的随意性,杜绝以权谋私!”
其实这个狂悖之罪,就是典型的‘口袋罪’。
何谓口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