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岔路口(2 / 6)
人并无立即南下迹象,但其弟慕容泓的前锋,已抵黄河岸边,虎视眈眈。”
冉闵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最坏的情况正在生。
前有坚城阻路,后有援军将至,侧翼还有慕容燕国,这头猛虎窥伺。
他这支孤军,仿佛陷入了一个,正在不断收紧的绞索之中。
“慕容恪……好一个慕容恪!”
冉闵咬牙,他岂能不知,慕容恪打的是什么算盘?
坐山观虎斗,待他与东晋,拼得两败俱伤,再出来收拾残局。
这是阳谋,他却不得不往里跳,因为他没有,稳固的根基。
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向前,用敌人的血肉,杀出一条生路!
他抬头望向应城城头,那里“桓”
字大旗,以及东晋的龙旗依旧飘扬。
桓石虔的身影隐约可见,从容调度着守军,一股暴戾的怒火,直冲顶门。
他冉闵,武悼天王,横扫河北,令胡虏闻风丧胆。
难道真要被困死在,这座南方城邑之下?
“传令下去!
休整两个时辰!
集中所有炮石、弓弩,给朕猛轰竟陵西门!”
“李农,你亲自督率‘铁林军’,准备新一轮攻城!”
“不惜一切代价,给朕砸开这座城门!”
冉闵的声音,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
命令传下,疲惫不堪的魏军,再次行动起来,如同即将涌向堤岸的狂潮。
但这一次,潮水能否冲垮,坚固的堤坝?
冉闵心中,第一次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阴影。
命运的岔路口,似乎每一条路,都布满了荆棘与深渊。
第二幕:误战机
与应城战场的,血腥惨烈相比,数千里外的东晋国都建康,却是另一番景象。
秦淮河畔,画舫依旧笙歌隐隐,乌衣巷内,士族依旧高谈阔论。
但在这片,看似繁华安宁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
恐慌如同无声的瘟疫,在权贵阶层中蔓延。
皇宫,太极殿东堂,晋帝司马曜,高踞御座。
这位年轻的皇帝,脸色苍白,眼袋深重。
显然连日来的惊惧,让他本就因药物而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
他手中下意识地,摩挲着那方需要他每日割掌染血的“血玺”
,指尖微微颤抖。
御座旁,一张珠帘之后,垂帘听政的褚太后,亦是面色凝重。
堂下,东晋的文武重臣,分列两旁。
丞相、总录朝政的谢安,身着一身宽大袍服,面容清癯。
神色看似平静,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示他内心的不轻松。
与他相对而立的,是中书令、皇亲国戚王国宝。
此人面容白皙,眼神闪烁,带着几分谄媚与算计。
此外,还有荆州系的代表、桓冲的族弟桓伊,以及众多高门士族的官员。
“众卿家,逆闵兵临应城,荆北告急!”
“桓石虔虽奋力抵抗,然贼军凶悍,应城能守多久,尚未可知!”
“谢玄的北府兵何时能到?桓冲的水军何时能北上?朝廷该如何应对?
“尔等走来!”
司马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
王国宝率先出列,他擅长察言观色,早已看出皇帝的恐惧,便朗声道。
“陛下!
冉闵此獠,乃北方蛮虎,悍勇异常。”
“然我江东,有长江天险,水师强盛,岂是北骑所能逾越?”
“当务之急,是稳守应城、江陵等要隘,耗其锐气。”
“待其师老兵疲,再以谢玄之北府精兵与桓冲之水军合力击之,必可一举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