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暗流涌动(2 / 3)

加入书签

p>

右边宝座上,则是一位面容肃穆,神情威严,周身有玉清仙光流转不休的中年道人,正是玉清圣人,元始天尊。

当那道祖合道,紫霄宫隐去,镜中景象最终消散的刹那,南天门外的众仙官佛陀,尚且跪伏于地,不敢起身。

这凌霄宝殿内的三位至尊,却只是不约而同地,对着那水镜消散之处,微微稽首,行了一礼。

礼毕,殿中那份肃穆的气氛,便悄然散去。

太上老君拿起手边的紫砂仙壶,悠然地为自己与元始天尊各斟了一杯仙茶。

元始天尊亦是拿起茶盏,轻轻吹了吹那氤氲的热气,面上那份万古不变的威严,也化开了些许。

玉帝见状,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容,言语之中,带着几分发自内心的感慨:“唉,遥想当年紫霄宫中听讲之景,恍如昨日。未曾想,自老师合道至今,已是过了这般多无尽的元会了。”

“来惭愧,二位圣人当年在蒲团之上参悟大道玄妙,朕与瑶池,彼时不过是侍立在老师身旁的两个道童。”

“每日里想的,也无非是何时该添香,何时该奉茶,何处的灯芯该剪了,何处的尘埃该拂了。”

“于那高深的大道,是一句也听不懂,一窍也不通的。”

“如今想来,那段时日,虽是懵懂,倒也无忧无虑,远不像今日这般,要为这三界俗务操劳。”

“这三界主宰之位,看似尊崇,实则是个苦差事。”

“坐在这位置上,才知晓老师当年的不易,也才明白,二位圣人为何不愿沾染这凡尘因果了。”

玉帝这一声感慨,得是情真意切,倒也不全是场面上的客套话。

他本是道祖座下金童,那紫霄宫中的一草一木,于他而言,便是故园之景。

如今隔着一面镜子重温旧事,心中那份滋味,自是比旁人要多上几分复杂。

当年那个在紫霄宫中,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道童,如今也已成了统御三界的昊天上帝。

岁月流转,物是人非,便是圣人,也难免有此一叹。

太上老君闻言,只是将那茶盏端在手中,用杯盖轻轻地拨了拨浮在水面上的茶叶。

他身边的元始天尊,却是缓缓将茶盏放下,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响动。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流转,本就是天道常理。陛下又何须为此伤怀?”

玉帝听了,心中不由得苦笑。

二位师兄早已是万劫不磨的圣人之尊,自然能将这等开天辟地的大事视作闲棋。

可我这三界之主,坐在这凌霄宝殿之上,每日里要处置的,却尽是些由这盘棋局衍生出的琐碎因果。

南天门外此刻已是乱成了一锅粥,那满天神佛,一个个吓得道心不稳,体面全无,这烂摊子,终究还是要我来收拾。

他这念头在心中一转,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只是顺着元始天尊的话头,恭敬地应道:“师兄的是。是朕着相了。只是方才见那镜中旧景,尤其是那红云道友的一段因果,实在叫人心中五味杂陈,不胜唏嘘。”

提起红云,元始天尊那素来威严的脸上,竟露出了一抹极淡的讥诮。

他端起茶杯,却不饮,只是看着那茶水中沉浮的叶片,淡淡言道:“红云之事,有何可唏嘘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此乃天数。”

“那鸿蒙紫气,乃是成圣之基,何等贵重?岂是寻常福缘所能承载的?”

“他红云不过一介散修,既无至宝护身,又无强援为盟,偏生性子又是个不知收敛,滥施善缘的。”

“得了这桩天大的机缘,非但不思隐匿潜修,反倒四处招摇,唯恐天下人不知。”

“这等人,便是没有鲲鹏,没有帝俊,日后也必会因旁的事端,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