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3【26秒引起的舆论争议】(4 / 5)

加入书签

;  《光明》的立场就是吹吹吹,先是帮《狼图腾》吹牛逼,接着帮那个研究员吹牛逼,现在又帮陈贵良的《三国杀》吹牛逼。

    这次,《光明》把三国杀吹成了民族游戏的骄傲。

    《三国杀》出海的新闻,在三国杀官网就属于被美化过的。《光明》记者看到官网新闻,再次发挥想象力进行润色。

    在这位记者笔下,带有中华历史文化元素的《三国杀》,不但已经风靡港澳台,而且还在日韩引起轰动。日韩玩家纷纷通过游戏学习中国历史,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加坡的游戏代理商,不但把三国杀引进过去,而且还推向了整个东南亚。

    记者还瞎编了一个新加坡网友的网络采访内容:“我特别喜欢《三国杀》。玩了这款游戏,我专门买《三国演义》来读,我希望以后能来中国留学……”

    官媒记者就不瞎编?

    新啥社的记者都会瞎编采访内容!

    除了《光明》帮忙吹吹吹,《海峡导报》自然也全力支持,但又尽量淡化网游元素,其文章标题为:《三国杀桌游成文化纽带,两岸三地学子共聚一堂》。

    而上次还站在陈贵良一边的《新京》,这次却又开始唱反调。

    似乎《光明》和《新京》都在反复横跳。

    其实不然,他们有自己的坚定立场。

    前者负责吹吹吹彩虹屁。

    后者负责挑起话题赚销量。

    《新京》故意忽略《新闻联播》报道的侧重点,转而把矛头指向网游和网瘾:《电子竞技比赛:是体育精神还是玩物丧志?》

    各地报纸就这两种态度。

    一是吹吹吹。

    二是讨论游戏和网瘾,质疑央视不该报道网游新闻。

    很明显,第二种报道更吸引眼球。

    甚至有报纸对着陈贵良开喷,说陈贵良18岁以前很励志,18岁以后就做游戏坑害小孩子。

    一些报纸甚至连《三国杀》怎么玩都不知道,还说什么有孩子偷家里的钱去买装备。

    陈贵良:我咋不知道自己卖过装备?

    这年头的类似名场面有很多。

    最经典的就是丁三石,在参加高峰论坛时被家长指着鼻子骂:“我儿子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都没考上好学校……有一次我连找他三个晚上。如果我三年前看到你们,我恨不得用枪崩了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