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论文答辩】(1 / 6)

加入书签

    陈贵良打完电话回教室,答辩评委又来两位。

    再等一会儿,老师们终于到齐了。

    总共四个。

    三位哲学教授,一位社会学教授。

    今天这场是哲学系的答辩会,外系委员请来一个社会学教授,既满足规定又正好针对陈贵良那篇论文。

    很快,第一位同学上场。

    “评委老师好,同学们好,我的论文题目是《畏与无,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中“本真存在”的路径比较研究》。本论文试图比较海格德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向死而生和畏的情绪体验达到本真存在的路径,与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通过心斋、坐忘、齐物等功夫消解主体性、融入无的境界……”

    答辩主席是教西方哲学史的陈教授:“你的论文选题很有勇气,做比较哲学是相当有难度的。我的问题很直接,你如何避免这种比较沦为格义式的比附?海格德尔的存在与老庄的道,海格德尔的畏与庄子的坐忘,是在截然不同的文化、语言和问题意识中产生的概念……”

    那位同学有点紧张,刚回答时磕磕巴巴,但渐渐就流畅起来:“谢谢陈老师提醒。我明白您的担忧。我尝试不是直接比较概念,而是比较他们面对的问题。他们都面对人被日常性、沉沦状态所遮蔽的困境……”

    陈贵良在下面听着,感觉这位同学挺牛的。

    或者说,此时的北大哲学系挺牛。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存在。

    哲学系大部分学生,都是被调剂过来的。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