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回声’之声(2 / 7)
打包传输!信号极其微弱,几乎被背景噪声淹没,但……我们完整地接收到了!”
主屏幕上立刻跳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进度条,清晰地显示着来自“回声”信标的最后数据包正在被高强度解密算法层层剥开,并导入一个标记着猩红“绝密-零号专属”字样的独立分析服务器。
这个服务器深藏于零号空间最底层、物理隔绝的加密区域,其存在和最高访问权限仅限于孔方佳、李艳、王海峰以及“枢机”等核心数人,甚至连星盟和黑塔帝国的最高级别代表也对其毫不知情。
这正是孔方佳在推动联合研究之初就埋下的关键伏笔——在合作与共享的同时,必须保留地球文明最核心、最敏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一张足以扭转乾坤的底牌。
“立刻进行分析!”孔方佳的命令斩钉截铁,目光锐利如出鞘的军刀,瞬间切割开所有迷茫,
“集中零号空间所有可用计算资源,包括备用阵列,优先解析信标在‘信息静止’场爆发前后捕捉到的所有‘灵弦’及能量波动数据!我要知道,那道该死的波纹到底是什么!它的源头,它的本质!”
命令下达,零号空间内部那台独一无二的、代号“弦球之眼”-IV型的超精密“灵弦”干涉仪瞬间被提升至设计极限功率,甚至微微超出了安全阈值。
无形的探测波束以前所未有的强度与精度,深入微观宇宙的底层结构,开始对“回声”信标传回的、如同星海般浩瀚的数据进行最细致、最彻底的“解构”与“翻译”。
李艳、王海峰和“枢机”立刻投入了忘我的、近乎燃烧生命的工作状态。他们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扰,甚至忘记了时间流逝、休息和进食,全身心沉浸在那片由冰冷数字和抽象模型构成的、挑战人类认知极限的数据海洋中。
零号空间内部,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只有全息屏幕上永不停歇地流转着复杂如天书的数学模型、变幻莫测的能量频谱图以及模拟“灵弦”振动的多维动态图景,无声地诉说着这场与未知赛跑的研究的艰难进展。
孔方佳并未离开,他的投影始终悬浮在那里,如同定海神针般稳固,也如同最严厉的监工。他不需要亲自参与具体运算的繁复细节,但他那宏阔的战略视野和对“弦面之眼”理论的深刻直觉,往往能在研究陷入泥沼般的僵局时,提供最关键的方向性指引和破局的灵光。
研究的过程充满了令人沮丧的挫折与突如其来的惊喜,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摸索。最初,团队试图直接用现有的“灵弦”基础模型去强行拟合“信息静止”场的诡异波动,却发现结果如同用牛顿力学去描述量子纠缠般荒谬,处处碰壁,模型崩溃。
那道波纹中蕴含的“信息”密度高得超乎想象,其编码方式也完全不同于已知的任何能量或意识信号,仿佛是来自另一个宇宙的语言。
“不对……这不仅仅是信息覆盖那么简单,”熬得双眼布满血丝的王海峰,指着一段被放大了数万倍的波形细节,声音沙哑却带着发现的激动,
“看这些能量节点的瞬时跃迁模式……它似乎在……在‘改写’局部区域的物理常数!虽然只是极其短暂和微小的改写,幅度可能只在普朗克尺度附近波动,但足以让任何基于原有常数运行的系统瞬间失效、彻底瘫痪!”
李艳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反复对比着“信息静止”场爆发时,正常“灵弦”背景基线图谱与信标接收到的异常波动之间的细微差异。
她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等等……快看这里!”她突然操作控制台,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完全被背景噪声淹没的“灵弦”信号单独提取出来,动用了最高精度的滤波算法和信号增强程序进行处理。
“看这里!在‘信息静止’场主导的、狂暴的‘灵弦’波动之下层,还存在另一种……极其隐晦,但始终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