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回声’之声(4 / 7)

加入书签

术上的代差,更是对宇宙根本法则认知层次的绝对差距。

它们玩弄的,不是能量武器,不是空间跳跃,而是……构成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规则’本身。我们在挑战的,是书写宇宙底层代码的存在。”

一股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如同实质的铅云般笼罩在零号空间内每个人的心头。

然而,在这足以碾碎意志的重压之下,一种源自灵魂深处、更为炽烈和纯粹的、独属于科学家的探索火焰,却开始顽强地熊熊燃烧起来。

那是一种超越了恐惧本能的、近乎狂热的兴奋!他们,这群地球文明的先驱者,竟亲手触摸到了之前连想象都难以企及的宇宙深层奥秘!

\"立刻成立‘临界弦’专项研究组!\"孔方佳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启动最高保密等级,所有研究范围严格限制在零号空间内部!

李艳,你负责总体协调,特别是‘灵弦’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整合;王老,理论模型构建和数学层面的严格验证就交给你了;‘枢机’,超算模拟和能量属性的精确测算由你主导。

我要求你们在最短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搞清楚这种‘弦’的所有核心性质!重点聚焦于它如何与宇宙暗能量产生关联的机制,以及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人类文明和真实火种,是否有可能……模仿甚至最终掌控它!\"

接下来的日子,零号空间彻底化身为地球文明尖端科技最核心、也最为隐秘的熔炉。

所有关于\"临界弦\"(研究团队内部暂时赋予的代号)的原始数据、分析报告、实验记录,都被置于最高级别的信息壁垒之后,与联合研究的数据流进行了物理和逻辑上的双重彻底隔离。

李艳、王海峰和他们的核心团队几乎是不眠不休,完全沉浸在微观宇宙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奥秘之中,争分夺秒。

他们设计并执行了无数精妙绝伦、前所未见的实验方案,只为从各个角度验证\"临界弦\"那匪夷所思的特性。

在零号空间内部特制的、具备多重防护和屏蔽的超净隔离实验舱内,他们尝试用已知的所有类型和强度的能量场——电磁场、引力场、强相互作用场、乃至初步操控的“灵弦”场——去干扰、去激发、去试图捕捉那微弱到极致、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临界弦\"波动信号。

探索的过程极其艰难,失败如同跗骨之蛆,是每日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王海峰大胆尝试利用高强度磁场去诱导\"临界弦\"发生\"共振\",结果能量耦合瞬间失控,引发了小范围的空间曲率剧烈紊乱,无形的空间褶皱如利刃般切割着隔离舱的内壁,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差点导致内壁结构崩裂解体。

千钧一发之际,是\"枢机\"以毫秒级的反应速度启动了应急空间稳定场,才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

还有一次,李艳构思了一个复杂的方案,试图用精心编排的\"灵弦\"谐波序列去\"引导\"临界弦,期望能观测到其能量传递的路径或模式。

然而实验启动后,却意外引发了难以理解的量子退相干效应,这股诡异的波动瞬间席卷了整个实验区域的量子计算机集群,导致数以千计的量子比特在瞬间失去相干性,强大的计算阵列集体陷入瘫痪,当机了整整数小时才艰难恢复。

但每一次看似毁灭性的失败,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时触碰到的冰冷墙壁,让他们对\"临界弦\"那奇异本质的理解反而加深一分。

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数据积累和理论修正,逐渐确认了关键事实:这种神秘的弦状结构,其存在状态确实如同处于另一个完全独立的\"频道\",对正物质宇宙中绝大部分常规的能量干预都表现得如同隔世,\"置若罔闻\"。

它本身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