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老祖宗,弄死这两鳖孙!(2 / 5)
思忖片刻,报出选择:“吴三桂,魏忠贤,狄仁杰,霍去病,吕雉,薛仁贵。”
“指令确认。剩余人员需求:店小二六名,厨子四名,舞姬两名。年代自动适配中……适配完成。人员将于次日抵达。”
---
次日清晨,会议室里人声鼎沸。随着“员工”队伍滚雪球般壮大,这间原本尚算宽敞的房间已显得捉襟见肘。刘邦的大嗓门和李世民的朗笑混杂在一起,卫青正低声与霍去病(昨日已抵达)说着什么,武则天则与吕雉隔着一张长桌,目光偶尔交汇,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弦轻轻绷紧。逸一坐在上首,看着眼前这锅“历史名人烩”,太阳穴隐隐发胀。
她清了清嗓子,压下嘈杂:“诸位,地方快不够用了。我有个想法,把隔壁那间空置的小会议室墙打通,连成一片,如何?”
话音未落,朱元璋浓眉一拧,率先开口:“不可!逸总,此事欠妥!”他环视一周,声如洪钟,“打通墙壁,动静不小,必引外人注目。若有那等心思机巧的工匠窥得我等虚实,或是瞧出此地时空流转的端倪,如何是好?此乃取祸之道!”他看向李世民、刘彻等人,寻求支持。
刘彻把玩着一枚玉珏,慢悠悠接话:“老朱话糙理不糙。我等在此,已是逆天改命,凭空而来。若再引来外界窥探,恐生大乱。”李世民也微微颔首:“安全为上。人多,未必事事都要齐聚一堂。”
逸一的目光扫过众人,见多数人脸上都露出赞同之色。她心中了然,昨夜设想的方案确实有些莽撞了。“那依各位之见?”
经过一番七嘴八舌的商讨,最终定下章程:基础岗位的店小二、厨子、舞姬等,每日清晨直接前往各自岗位报到开工,无需再参与冗长的晨会和培训。只有管理层、新到“员工”及核心历史人物才需按时与会。
决议一出,仿佛按下了一个无形的开关。那些身着各色布衣、神情恭谨的“基础员工”们,如退潮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会议室。顷刻间,方才还拥挤得几乎难以转身的空间,陡然宽敞明亮起来。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流畅,只剩下那些声名赫赫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刘邦夸张地长舒一口气,往后一瘫:“哎哟喂,这下舒坦多了!刚挤得俺老刘都快成肉饼了!”
就在这份骤然降临的轻松氛围里,会议室中央那熟悉的淡金色光晕无声地旋转、膨胀起来。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光晕散去,率先踏出的两人,身量气质截然不同。左边一位,身着洗得发白的明黄龙袍,身形瘦削,面容带着一种长期忧思的憔悴和刻入骨髓的紧张。他眼神惶惑地扫过满室衣着怪异的人群,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试图维持那份摇摇欲坠的天子威仪——正是崇祯帝朱由检。右边那位,则身着玄端常服,气度沉稳内敛,眉宇间有风霜砥砺的坚毅,亦有洞察世事的从容,目光沉静地迎向众人探询的视线——光武大帝刘秀。
逸一站起身,声音清晰地介绍:“诸位,新同事。这位,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陛下。”她顿了顿,目光转向右侧,“这位,是大汉光武皇帝,刘秀陛下。”
“崇祯?”朱元璋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动作快得像头被激怒的豹子。他铜铃般的眼睛死死钉在朱由检那张写满惊惶与强作镇定的脸上,胸膛剧烈起伏,仿佛有风暴在酝酿。马皇后想伸手拉他,却被他一把甩开。
“好!好哇!咱的好圣孙!”朱元璋的声音如同滚雷,炸响在会议室里。他双眼赤红,一股混合着暴怒、心痛和恨铁不成钢的火焰几乎要喷薄而出。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这位大明开国太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猛地弯腰,一把拽下自己脚上那只沾着泥点、散发着难以言喻味道的布鞋!
“咱打死你个不孝子孙!亡了国还有脸站着?还敢穿着龙袍站到咱面前?还自挂东南枝?丢人!丢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