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帝王的合纵(2 / 2)

加入书签

统性风险”。他的沉默,是一种极度紧张的、运算过载的沉默。

而风暴眼,无疑是那个失踪的**和珅**。审计追踪了他所有的权限操作日志,那笔一百万信用点的流向被清晰还原:绕过三道安全协议(其中一道是他利用沈万三的疏忽窃取的临时权限),汇入一个层层伪装的、隶属于星际黑市的匿名账户,最终指向一个位于小行星带的非法能量孢子博彩平台。平台记录显示,这笔巨款在短短一小时内,随着他押注的“热门孢子”连续爆冷而蒸发殆尽。审计报告附带的数据链,铁证如山。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审计将以此作为阶段性结论,至少先坐实和珅的罪责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了。

獬豸系统的审计逻辑,并不仅仅停留在资金失窃本身。它开始深度分析导致这一漏洞产生的系统性原因:为何一个财务协调员能获得如此高的临时权限?权限监管流程是否存在缺陷?项目预算的制定和审批是否过于草率?为何在多次出现运营事故后,未能及时收紧财务控制?

审计的探针,开始转向更高层级。

**长乐宫**,吕雉原本期待审计结果能尽快出来,让她能有机会处理掉沈万三、和珅(如果抓得到)甚至吕不韦,从而巩固自己的位置,并向幕后存在的逸一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但她等来的,是一份来自獬豸系统的、措辞极其正式且冰冷的《初步审计质询函》。

函件并非针对帝王管控,而是直接指向了她领导下的“帝王形象与舆情管控中心”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作为!

质询要点包括:

1.在“乾隆菜单门”事件中,管控中心为何未能及时预判舆情风险,且事后应对方案(冷处理)被认为加剧了帝王的失落感与不稳定性?

2.在“朱元璋霍去病冲突直播”事件发生前,管控中心是否收到相关预警?为何未能及时介入制止?事后仅以封锁区域了事,是否属于监管失职?

3.“帝王经济学”项目运营期间,管控中心对帝王商业行为的“形象审核”标准是否清晰?是否存在因追求热度而放宽标准、导致最终声誉受损的情况?(例如允许乾隆食用过度油腻食物、允许朱元璋使用大量市井俚语等)

4.在多次事故中,管控中心与“铁三角”工作组的职责边界是否存在模糊地带?是否存在互相推诿或指令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