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评估与抉择的十字路口(1 / 2)
就在逸一调整策略后不久,她以及嬴政、李世民的意识中,同时接收到了一条来自协议本身(而非獬豸系统)的、更高级别的信息:
【基于近期连续恶性事件(外部渗透诱导、S级锚点重创),‘涅盘协议’启动深度评估程序。】【评估选项:】【A.执行‘绝对隔离’:强化所有防护,切断一切非必要外部联系(包括潜在的信息泄露渠道),进入长期防御状态。代价:锚点潜能开发进程将极大延缓,甚至停滞。】【b.执行‘有限反制’:在加强防御的同时,允许授权下的、有限度的对外探查和信息欺骗行动,以期获取更多关于外部威胁的情报,并保护高价值锚点。代价:存在风险升级可能性。】【请见习监督者(Level0)在12个标准时内,提交初步评估建议。注:此建议将作为协议最终决策的重要参考。】
这条信息,让嬴政和李世民瞬间震惊!
协议竟然会向他们征求意见?!虽然只是“参考”,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信号!他们的身份和重要性,似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提升!
两人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的建议,很可能直接影响协议未来的走向,进而影响他们自身的命运!
嬴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绝对隔离?那是坐以待毙!他需要信息,需要主动出击的机会!他立刻开始构思一份建议“有限反制”的报告,他要强调主动获取情报的重要性,甚至subtly暗示可以利用某些“对能量波动敏感”的个体(暗指自己)进行谨慎的探查。
李世民则陷入了更激烈的思想斗争。绝对隔离看似safest,符合他近期谨慎的策略,但这意味着停滞,他可能永远无法获得更大的权限和真相。有限反制风险巨大,但其中也蕴含着机遇,如果能在这过程中展现能力……那句“规则之刃”再次浮现脑海,这一次,他仿佛有了新的理解。
他需要权衡利弊,需要猜测协议(或逸一)的真正倾向,还需要考虑嬴政会如何建议。
两人都陷入了紧张的思考和报告起草中。
而与此同时,深度昏迷的霍去病,在最高级别的医疗修复舱内,他的意识却并未完全沉寂。
在那片无尽的黑暗和混乱中,两个印记正在微弱地闪烁、对抗:一个是外来的、冰冷的“愤怒”印记;另一个是他自身那不屈的、属于“霍去病”的意志印记。
意外的干扰虽然帮他争取了一瞬间的机会,但战斗并未结束,而是转入了他的意识最深处。
他的命运,以及整个景区的未来,再次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十二个标准时,在压抑的沉默中飞速流逝。对于嬴政和李世民而言,这短短的时间却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涅盘协议】给予的首次“建议权”,如同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他们的智慧、胆识以及对未来格局的判断。
骊山宫内,嬴政的报告早已完成。他的建议坚决而清晰:强烈支持选项b(有限反制)。报告行文冷峻,充满逻辑力量。他详尽论述了“绝对隔离”的弊端:被动挨打,潜能停滞,无法获取关键情报,最终可能导致在未知威胁面前变成瞎子、聋子,坐以待毙。而对于“有限反制”,他则强调其必要性:只有主动了解敌人,才能有效防御;可以建立预警机制,化被动为主动;甚至提出可以组建一支由“感知敏锐、意志坚定”个体构成的“特别探查小组”(其人选不言自明),在严格监管下进行极小范围的、高度可控的外部情报收集。他巧妙地规避了自身之前的冒险行为,完全从“大局”和“防御”角度出发,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主动权的渴望。
贞观园中,李世民几经挣扎,最终也提交了报告。他的建议则显得谨慎而保留。他并未直接否定选项b,但用了大量篇幅强调其风险:可能激怒外部势力,导致冲突升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