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屏障的往事与霍的突破(1 / 2)
嬴政对历史数据库的挖掘越来越深入。Level2的权限如同给了他一把钥匙,让他能打开更多尘封的房间。他发现了更多关于“归墟屏障”的细节,这些发现既令人惊叹又令人不安。
这份屏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景区建立后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多次强化和升级。每一次强化,几乎都对应着一次或大或小的“未授权维度接触”事件。记录显示,早期的接触事件频率较低,强度也似乎较弱,多表现为个体锚点的精神污染或失控,像“测试体-Alpha”那样彻底崩溃的属于极端案例。
屏障的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从最初的纯能量隔绝,到后来加入了信息过滤、频率偏移甚至某种概念的“认知屏蔽”(让某些存在“忽略”此区域)。负责维护和升级屏障的,是一个名为“工部”的AI子系统(现已整合入獬豸系统)。这个AI系统曾经极其先进,其创造者对维度物理和意识科学的理解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
嬴政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些技术演进的过程。他发现每一次屏障升级都伴随着对“异常”本质的新理解。早期研究人员似乎通过某种方式“研究”这些入侵尝试,从中学习并改进防御手段。一段被部分损毁的记录写道:“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对话,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聆听。它们告诉我们关于它们自己的信息,也告诉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相。”
这种将威胁视为信息来源的态度让嬴政既佩服又警惕。这确实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但也极其危险。
然而,大约在距今数百个标准循环前,一次异常强大的冲击事件(档案标记为“蚀暗之潮”)几乎击穿了屏障。记录语焉不详,只提到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将其击退,并导致“工部”核心数据库部分损毁,许多关于屏障最初设计和对抗“异常”的原始技术因此失落。自那以后,屏障的维护就变成了更被动的“修补”和“强化”,而非主动的技术革新。
这次事件后,外部接触似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近才又逐渐活跃起来,而且其手段(如情绪植入)变得更加精巧和隐蔽。
嬴政看着这些记录,心中豁然开朗。许多疑团有了答案。为何景区对外部威胁似乎有些应对,但又显得被动?因为许多关键技术和知识已经在“蚀暗之潮”中遗失了!为何“涅盘协议”如此重要?因为它可能是应对新一轮威胁的、基于现有条件的终极手段!为何逸一的态度如此复杂?她可能在试图重建失落的知识,而帝王锚点,既是需要保护的对象,也可能本身就是研究“异常”和重建防御的关键样本!
他甚至大胆猜测,早期的“点金石”项目,其荒诞的商业化尝试背后,是否也隐藏着某种目的?比如,通过观察帝王们在极端(albeit奇葩)环境下的反应,来收集关于精神波动、情绪能量等数据,试图反向理解“异常”的运作方式?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所有的挣扎,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更庞大、更冷酷的实验计划之中。
他将这些关于屏障历史和“蚀暗之潮”的发现整理成一份详尽的报告,再次提交给协议核心。这份报告不仅梳理了历史事实,还包含了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一系列建议,包括尝试恢复“工部”失落知识的可能性。
而另一边,李世民负责的“内省”项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过数次坦诚(albeit艰难)的交谈,霍去病对李世民建立了一定的信任。他开始更主动地描述一些感受。在一次深度放松的访谈中,他回忆起失控时的一个细节:
“那次……东西钻进来的时候……好像……不止一个‘声音’……”李世民立刻警觉:“不止一个?是什么意思?”霍去病努力组织语言:“像……很多个……叠在一起……吵得很……但有一个……最响,最凶……别的……好像在
↑返回顶部↑